北京的何先生是一位退休职工。2006年6月,他通过推销中介了解到一家公司在销售原始股。为此,何先生还专门上网查询,看到了公司上市名称、美国上市价格、一年后预计价格等信息,其中美国上市价格是每股16~20美元,一年后预计价格为每股30~60美元。而当时给何先生报出的价格是每股元人民币。公司还特别承诺,如果上市失败或停止上市,一年内不能挂牌,回购全部股权。这下可给何先生吃了定心丸。于是,他拿出积蓄的10万余元购买了2万股。然而直到今天,该公司也没有上市(摘自2007年7月26日《北京晚报》)。
黑基金陷阱
2006年被称为基金年,很多“基民”赚钱赚得比股民开心,因此人们对基金这种投资方式充满了热情。伴随着基金投资热,非法的“黑基金”出现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张女士的故事。
张女士是大连市一名退休工人,她和女儿、女婿一家人本来一直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2006年12月14日,这种幸福安宁的生活被一只叫做“美国金手指”的网络基金完全打破了。由于购买这只基金,在短短四五天的时间内,张女士的10万元积蓄血本无归。从这天起,张女士变得苦闷甚至茶饭不思,原本感情很好的女儿和女婿的关系也一天天恶化,后来两人天天吵架,最后以分手告终。原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为何血本无归、家庭破碎?
事情发生在2006年11月28日,张女士偶然碰到一个熟人。这个熟人对她说:“大姐啊,现在网上有个基金相当不错,你要是投8 000元,每天给你返还400元,相当于你可以得到300%的利。”这是一笔多么可观的收益啊,比存银行划算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张女士还有一点怀疑,心想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为了进一步了解此事,张女士第二天跟随那个熟人来到了一个教授家。当她们到了的时候,房间里已经有很多人,他们都拿着成捆的钱,有已经获得了收益的,也有新投入的。这只基金以美元为计算单位,投资100美元可以得到200%的总收益;投资1 000美元可以得到250%的总收益;投资2 000美元可以得到300%的总收益;投资3 000美元可以得到400%的总收益。张女士终于心动了,当即到银行取了8 000元,购买了基金,12小时后,张女士就收到了400元的投资收益。她想,这回可是遇见好的投资项目了。张女士在2006年12月9日又追加了万元投资,她的女儿在她的建议下,背着丈夫投入了7万多元。就在母女二人为遇到如此高收益的投资项目兴奋不已的时候,2006年12月14日,“美国金手指基金”的网页突然打不开了。张女士如梦初醒,立即意识到自己被人骗了,她和女儿10多万元的所谓投资一夜之间血本无归(摘自2007年4月23日《中国电视报》)。
非法集资陷阱
2007年3月29日,浙江金华市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家住市区、年仅29岁的董某以做生意能赚钱为名,许诺以高额利润四处借钱。报案人是董某的亲舅舅。自2006年11月起,他先后被董某以做生意为名,借去1 000多万元。虽然多次催讨,仍有100多万元没有归还。警察马上赶到董某的住处,发现董某被二三十名上门索债的债主围着。当日,警方即对董某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侦查。
经过近3个月的调查,警方初步查明,自2006年5月以来,董某谎称自己经营煤炭、水泥、建筑工程等业务,向社会公众诱吸了巨额资金。董某借钱周转时间短,往往不超过一个星期,但回报高,10万元过手两三天即付上万元利息。案发前几个月,董某近乎疯狂,只要能借到钱,“利息”翻倍给付,借10万还20万,借20万还40万。受利益驱使,朋友带朋友,亲戚带亲戚,借钱给董某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能搭上“暴富快车”,有些人想方设法和董某攀关系,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挪用民工工资借钱给董某。在众人的追捧之下,董某集资诈骗的金额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从几十万滚到几百万、几千万,乃至上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