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金陵十三钗”——曹可凡(1)

说起演戏,心里总有些忐忑。先前曾在《左右》和《建国大业》中零星客串过几个镜头。毕竟有二十余年电视从业经验,台词和镜头感均不成问题,间或还得到导演几句鼓励与赞美,便有些飘飘然,自忖演戏这活计并没什么大不了。待影片上映,乔装打扮一番,悄悄潜入影院,观察周围反应。没想到,当大银幕出现自己那张胖嘟嘟的脸蛋以及招牌式的表情时,观众顿时哗然。那近乎歇斯底里的笑声令人不寒而栗。于是,便顾不得许多溜之大吉。

2010年深秋,忽接伟平兄电话,意外得知,伟平兄和艺谋导演决定于《金陵十三钗》中启用我出任“孟先生”一角。但凡熟悉严歌苓小说的读者都知道,《金陵十三钗》构思精巧,视角独特,她以女孩“书娟”回忆为线索,从神父约翰与十三个秦淮女子为切入口,凸显救赎主题,反映崇高的人道主义,同时也表达中国人的血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至于“书娟”父亲“孟先生”,作者虽着墨不多,却赋予他复杂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孟先生”一言一行均左右着故事走向。

平心而论,和“二张”相识多年,过往甚密,却从未奢望在张艺谋作品里留下印迹,更不用说像“孟先生”那样有份量的角色,况且对手又是“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因此,担忧与恐惧远胜于兴奋,生怕稍有闪失,影响影片声誉。

不过,进组之后,艺谋导演一直试图为我减压。开拍前晚,他与我长谈,“表演忌讳刻意,用力过度反而适得其反。只要体会出人物心境,打开心扉,一切都可迎刃而解。越自然放松,人物形象越生动真实,那是最宝贵的状态,也是表演的最高境界。”艺谋擅长用一个字来概括人物基调。当年拍《秋菊打官司》,他要求巩俐突出一个“慢”字,“秋菊有孕在身,她在乎腹中胎儿,所有动作便慢了下来,人物也就随之呼之欲出。”对于“孟先生”,他强调一个“苦”字,“孟先生救女心切,被迫委身于日寇,却又遭女儿白眼,里外不是人,内心充满焦虑,苦涩,委屈,哀怨。所以,人物语言必须急切,短促;动作则要干净,利落,不可拖泥带水。”说来也怪,找准了心理节奏与基调,演起来倒也不怎么费劲。连续拍摄数天后,便渐入佳境。只是拍感情戏仍感无所适从。演我女儿“书娟”的小演员天生演戏胚子,哭笑收放自如,尤其掉眼泪就像开水龙头般易如反掌,而我演类似桥段则要酝酿许久,甚至整天不敢与人交流,独自面壁沉思,把几十年人生经历中遇到的伤心事都想上一遍,这才勉强挤出几滴眼泪。

当然,和贝尔那样的好莱坞大腕演戏更是诚惶诚恐。贝尔拍戏喜欢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对剧本做适当微调。而艺谋拍戏也从不拘泥于剧本,据说,《活着》中90%都是边拍边改。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