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的偶然性往往决定了命运,美国的种族、英国的阶级或印度的等级制度就是如此。在中国,这个因素就是户口。对工人来说,户口就是锁链,但对纺织业来说,户口就是竞争力,它为工业提供了稳定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它保证了农村居民将他们的劳动带到上海。对于西方社会来说,户口可大致翻译为家庭登记地。对于当今的中国公民而言,户口只关注他们的户籍所在地,而不管他们的实际居住地。
户籍制度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其目的是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计划。中国的大多数公民是农村户口,这些人被要求待在农村,在公社里生产粮食。那些设法来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一般无法买到主粮,因为这需要粮票,而粮票只有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才能获得。通过户籍制度,中国保障了城市的主粮供应,同时限制了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事实上,农村的群众是“富余劳动力”,这是一个学术用语,指代那些无事可干的人,他们的存在对公社的产能毫无贡献。当时中国一方面使大量农民待在农村,一方面将资源用于发展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保健和基础设施,让农村人口自食其力。城市获得了发展,上千万没有技术、近乎文盲的人口被户籍制度限制在农村里。一位学者将中国的户籍制度描述为“人类历史上对人口控制的最大胆的试验”。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逐渐放开户籍制度,发展沿海地区,并将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沿海地区以生产T恤、运动服和塑料玩具。直到今天,来到沿海地区的农村居民依然受到某些限制。他们可以到城市去,却很难获得城市户口,他们被称为流动人口。中国的纺织、服装和建筑行业工人有70%~80%是外来民工。据人权观察组织估计,在中国城市打工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为6000万~1.2亿。
当时,农村户口限制了工人在上海的生活。流动人口的工作时间每周比城市户口的工人多20%,工资却比他们少40%。因为没有上海户口,他们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住房补贴、教育、育儿和养老等补助。大部分上海的流动人口住在工作场所、集体宿舍、临时工棚或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