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典的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根据WHO2003年8月7日公布的疫情全球共报告,SARS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发病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病例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亚洲发病的国家主要为中国(包括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新加坡等。中国内地总发病数达5372例,死亡349例。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等地区,其中在北京与广东共发病4033例,占全国总病例数的%。

最初病例报告来源于广东省河源市。经回顾性调查,目前认为首例病例发生在广东省佛山市,是目前已知全球最早的病例,其后远程传播到山西、四川、北京等地,再向全国其他地区扩散。

根据2002~2003年疫情发生和传播情况,可将我国内地分为四类地区:(1)本地流行区(广东等地);(2)输入病例并引起当地传播地区(北京、内蒙、山西、河北、天津等地);(3)输入病例未引起当地传播地区(上海、山东、湖南、辽宁、宁夏等地);(4)无报告病例地区(海南、云南、贵州、青海、西藏、新疆、黑龙江等地)

2.时间分布

已知的首例病例于2002年11月发生于我国广东佛山市,到2003年2月,SARS已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2003年3月中旬到5月中旬,6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内地从广东省内最初的局部爆发至3月上旬,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根据截至2003年8月16日的疫情发布(最后病例发病时间为6月11日),共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报告发生SARS。临床诊断病例现有资料表明,广东省佛山、河源等市和广西省河池市均在早期出现了原发性病例。在这些城市的首例病例之间,未发现有相互传播的证据。广东的SARS发病高峰为2月份,其他地区主要流行时间在4月初到5月中旬左右,主要与传染源输入的时间有关。

3.人群分布

该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根据中国内地5327例资料统计,主要发病年龄在20~60岁之间,占总发病数的85%。其中20~29岁病例所占比例最高,达30%,15岁以下青少年病例所占比例较低,9岁以下儿童病例所占比例更低。

男女性别间发病无显著差异。人群职业分布有医务人员明显高发的特点,医务人员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高达20%左右(个别省份可高达50%左右)。在流行后期,由于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得力,医护人员发病数以及构成逐渐减少。有%的病例为学生,均为散发,未发现学校学生集中发病的情况。早期广东省病例调查显示,部分无同类患者接触史的病例为与野生动物接触的人员,如厨师、采购员等。

4.死亡病例分布特点

2002~2003年流行于我国SARS的死亡率为万,病死率为7%,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大(6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为11%~14%,其死亡人数约占全部死亡人数44%)。随着年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肺气肿及肿瘤者等疾病的患者病死率高。

5.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1)自然因素

从目前的资料看,不利于空气流通以及迫使人们室内集聚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传染源传播病原体。根据越南、加拿大、我国台湾等地的资料表明,SARS流行时当地已不是“冬春”季节,且气温较高。季节因素与SARS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似无直接关系,至于气象条件、季节性、地理条件、生态环境等与SARS发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观察。

(2)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高、流动性大、卫生条件差、不良的卫生习惯,均有利于疾病的传播。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常因患者就诊相对集中,容易造成SARS的爆发和流行。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不力,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防护措施不当等,有利于发生医院内传播。此次流行中,患者通过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流动和迁移,成为SARS远距离传播的原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