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映像
记雀郎 ■
某生自家赴校,中途掩捕一雀,狂喜不已。然苦无所匿,逡巡间,忽得一计,微揭其帽,匿之顶上。俄而,一同学友迎面来,脱帽致敬,甚恭。某生则大窘,欲不脱帽则失礼,欲脱帽则失雀,且贻笑于友人。因微揭之,不意雀之伺隙已久,至是,竟冲然飞去。学友见之,大奇,失笑。因言:“君帽岂雀巢乎?胡帽中有飞雀也。”遂相与哄传其事,号某生为“雀郎”。
佚名
■
那时候的学生真是斯文,其实捉雀也算不上见不得人的事情。但那时的孩童要保持风度,藏雀于帽子,行礼时脱与不脱之间,很是纠结。建议雀巢咖啡以此文为蓝本拍摄广告,一定很受欢迎。
禀校长有事告假 ■
校长大人钧鉴:
顷接家严来谕,知家姊于本月某日为于归吉期。届时不无预备及应酬等事,命生在吉期前后停课数日。生思光阴最为宝贵,且求学时期亦甚有限,似此多辍,未免有荒功课。然出自父命,又难违背。况堂下无人,谁去赞助?即对于家姊一方面亦不得不到家话别。反复思之,此次告假,实有不能或避者,特将家书进呈尊鉴,务请给假数天。一俟事毕,即行来校续课,绝不敢一再延迟也。端此上禀。
敬请钧安。
生某某谨上
佚名
■
出嫁的姐姐回娘家,做弟弟的虽然年纪小,也要帮助大人做准备。请假条写得如此之长,为难之意溢于言辞之间。不管是真是假,校长估计很难拒绝吧!爱请假的同学要注意学习哦!
约友游沪读书 ■
某某:
足下别来行复二年,去日苦多,光阴如矢。望风怀想寤寐为劳迩,唯起居佳胜为祝。念昔聚处,纵谈国事,泣数行下,有类新亭。今在沪目睹奴隶牛马之惨,更有不忍言者。会遭春假,欲枉君一来顾我。以君志意甚盛,睹此益当奋兴,而余亦借得剪烛西窗之乐也。
人云沪地乐,余之处此,适足增悲。人情之薄,习俗之浇,异族相凌之辱,几于举目无可亲之人,举足无可游之地。所冀者,素心人一聚首耳。吾辈为学,固在专攻,而周游历览亦不可少,况于国耻所在之地乎?日人之在上海留学者,每岁假期,辄分队游历吾内地,不惮艰苦,不畏劳瘁。而吾国人侈然自适,此可为长太息也。
良会难得,幸勿我却。
某白
■
看来作者所处当时的上海是租借之地,一边求学一边感受着家国之耻,因此分外思念旧友,急需与人抒发愤懑之情。所以,与其说是邀朋友来玩,倒不如说是听自己倾诉一番。异乡求学的孩子伤不起啊!
送同学某游学东瀛序 ■
扶桑三岛,自隋唐以来世吸我文明。观其所谓文学、国粹、道德、武士道等,犹可想见我民族昔时意气精神。今欲返我国魂,还之淳朴,转而效法东瀛,是犹乃祖耄老昏聩,乞扶掖于稚孙,良足悲矣。顾以其为途迩,而为费又省,趋之者若鹜,是亦有志四方者之所宜为乎?同学某君者,性静穆温和,平居相与切磋以学问,勖勉以道德,多所契合。今年秋迫于父命,将往东瀛。
余不禁怆然于交君之深,别君之速,乃为之恋恋而不忍遽别也。抑吾闻东瀛学风,比岁以来又稍殊于昔矣。君苟能坚持定志,无惑于歧趋,无诱于邪曲,贞其力求艺之成,养其性求道之是,并以暇窥其政教民情之深,归而转相沾溉,则纵不能返我国魂于淳朴,亦庶几有得半者乎?则又何所恋于斯别乎?于其行,序以慰之,亦君子赠言之义云尔。
佚名
■
唐朝时许多日本人来中国留学,民国时变成了许多中国人去日本学习,感叹之余,要更勤奋努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