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3)

3. 一鸣惊人的青年偶像

中国古代有“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说法,在商战中此理亦同。其实史玉柱早已感到他在深圳这个人才济济、公司林立的地方,很难获得出头的机会。而在珠海所受到的礼遇,无疑为史玉柱的自信心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气势逼人的巨人集团很快吸引了大批高学历人才加盟。公司员工很快发展到200多人,平均年龄24岁,97%的员工是研究生和大学生。员工平均年龄小,平均学历水平高,这成为史玉柱当时最值得夸耀的事情之一。

史玉柱常常对他的部下讲述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的故事,他认为“巨人”就是今天为中国电脑业奋不顾身的夸父。“我想,巨人现象的核心是一种精神,是一群年轻人执著地追求自己选择的事业并为这种追求不顾一切的拼搏精神,是追逐太阳的精神。”

1992年年7月21日,也就是史玉柱告别深圳,来到珠海的时候,巨人公司在《深圳特区报》上做了一个整版广告,画面是一只巨大的皮鞋。巨人集团企业内刊这样解释这则广告:“这是一只巨人的脚,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对巨人公司刮目相看。别出心裁地做广告是巨人公司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

“IBM是国际公认的蓝色巨人”,那段时间的史玉柱成为媒体不断追捧的新星,在他的慷慨陈词中,他这样解释巨人集团,“我用‘巨人’命名公司,就是要做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1992年9月2日的《巨人报》特刊《巨人的报告》,可以算是巨人集团的宣言,文章写道:

巨人公司的目标,是要在两三年内全面赶超四通,成为中国最大的计算机公司:要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中国最大的企业,最终成为世界巨型企业—东方的IBM!

步入辉煌顶峰的巨人集团俨然化身为中国电脑行业的领头羊。史玉柱作为巨人集团的总裁,自然而然地开始被各式各样的花环和光圈所笼罩。他由“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计算机技术迷恋者变身成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时期勇于创新,向知识要回报的典范人物,成为了商界最具潜力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的殊荣一次又一次地扣在这个因巨人而成名的年轻人头上。

在1992年,国内一家著名媒体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中国十大城市的万名青年进行了一次封闭式问卷调查,其中一题是“写出你最崇拜的青年人物”,专业的统计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是比尔·盖茨,这是从世界一流大学哈佛辍学创立微软的世界首富;排名第二的便是史玉柱。史玉柱,这个同样靠着软件起家的中国的“比尔·盖茨”,成了媒体和无数青年热捧的偶像。

到1993年,史玉柱的巨人集团越做越大,下属全资子公司已经由最初的8个发展到38个,成几何增长。巨人集团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就达到3.6亿元,位居四通之后,成为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那一年,年仅31岁的史玉柱作为唯一以高科技起家的民营企业代表,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第8位,成为了中国的新生代贵族。而这期间,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大陆富豪排行第8,史玉柱只用了短短5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年纪轻轻的史玉柱似乎并没有对眼前的一切所感到丝毫的满足,他带着宏大的志向和无比坚定的决心继续着他不断开拓进取的步伐。1993年底,随着手写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跟进,巨人实现产值1.3亿元,纯利润3500万元。可以说,此时的巨人已颇具规模,前途一片光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