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与人民两方面的支持和参与,越来越多的网民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是微博问政的巨大推动力,而政府在这个过程中更要注重倾听民意,使决策过程中人民与政府的互动关系更加紧密和顺畅。
微博的庞大用户数量,决定了其能够代表实际民意。微博中的明星、内地首个微博粉丝超百万的部级官员蔡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时,开诚布公地谈到了他对微博的看法:现在网络民意和实际民意几乎可以画等号,网民的构成和社会阶层的构成几近一致,因此特别值得高度重视。
除此之外,蔡奇还特意提到微博在政府与民众互动上的巨大作用,“小微博发出了大声音”。他认为微博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让官员更直接地走进草根阶层,了解民生民意、民诉民求;二是可以加强政府与民众的互信;三是以低成本模式化解矛盾。
以2011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为例:
全国人大常委会f法制工作委员会于2011年5月15日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布了征集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意见的方式,得到了来自82 707位网民的237 684条意见。其中赞成以3?000元作为起征点的占15%;要求修改的占48%;反对的占35%;持其他意见的占2%。
在经过网友热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充分吸收了民意,将个税起征点从3?000元调整为3?500元。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500元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跃居微博热门话题榜首,引发众网友热议,截至6月30日下午17时,新浪微博上就发表了超过57万条与之相关的微博。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还在其微博上调侃“多了500元的惊喜”,其老友任志强随即转发了这条微博,还加上了幽默的评论:“和你没啥关系吧?别老想占这点便宜。”
但是,在一些其他的政务微博的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政府部门表现得不太合民意,他们还以传统媒体的观念来看待网络、看待微博,这种将网民与民众刻意割裂开来的思维是危险的,因为在一个互联网社会,这种漠视网民诉求的思维会招致不满,有损政府和公务员的形象。
微博之所以能够反映民意,或者说比一般其他媒介、平台显示出更为强烈的民意色彩,主要原因如下:
◆ 民意通常呈现分散、简单、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在微博的动员和双向沟通功能可以促使民意集中,使信息趋向于对称。经过动员与沟通,特别是持续互动之后,民意还会呈现系统性、多元化等特点。
◆ 传统媒体对民意的收集及表现不稳定,容易随地域、渠道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而微博的民意可以获得相关群体的集中讨论,通过策略性的组织和信息传播后,某一论点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者。
利用微博进行政府与群众的沟通,充分听取微博中的民意,是当前政务管理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如果我们将微博互动与某些与民众相关的政策议题讨论相结合,那么微博的民意传递模式将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