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及”与“即”的相关组词中,还容易混淆用错的有“迫不及待”、“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可望而不可即”等词。
“迫不及待”是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很多人明白“迫不及待”的含义,但还是因为“急迫”之义,而将“及”错写成了“急”。“急”是形声字,在小篆字形中“急”从心,及声。它的本义是心胸狭窄,进而引申出现在的想要马上达到某种目的而激动不安、着急、急躁、很快而且猛烈、急促、急迫、紧急严重的事情等含义。从“迫不及待”的含义上讲,确实“急”,但作为固定成语,再“急”也不能写错字。
在“及”的组词中,“鞭长莫及”与“望尘莫及”因为都有达不到的意思,较容易混淆。“鞭长莫及”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后来用这个词借指力量达不到。“望尘不及”一词语出《后汉书·赵咨传》:“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它的含义是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落后。
“可望而不可即”是指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由于音同义近等原因,“可望而不可即”中的“即”很容易错写成“及”。“可望而不可即”一词中的“即”是接近的意思。
“籍贯”非“藉贯”,写错就会找不到人
中国人最讲究不能忘了本,最不能忘的就是自己的老祖宗,但是很多人在写“籍贯”时都会错写成“藉贯”。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藉贯”一说。“籍贯”是指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比如:近些年来,有关《史记》中司马相如籍贯的疑问,在我国史学界及汉学界引起关注。最先就此提出疑问的是蓬安县志办的邓郁章,他在编纂地方志时发现,蓬安县曾有过一段长达900余年时间的相如县历史,为此他在史海中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研究,最终得出司马相如是蓬安人的结论。那么音同形近的“籍”与“藉”到底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