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数目字只用“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
2. 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
3. 序数也只用“二”,不用“两”,如“第二,二哥”。
4. 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
5. 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FF发愤识遍天下字,“奋”“愤”有别要分清
人是应该有一点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的,司马迁在《史记·报任安书》中这样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很多名人的成长似乎都有一段发奋努力的故事,齐白石成为一代画家跟他的恩师有很大关系。他在二十七岁时得遇胡沁园、陈少蕃两位师傅。胡沁园对他说:《三字经》中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你今年二十七岁,何不学学苏老泉呢?从那以后,齐白石师从胡沁园学画,跟陈少蕃读书,最后“扔掉了斧锯钻凿,改了行,专做画匠了”。著名作家夏衍也有类似的经历,《郑州日报》在题为《夏衍的两次“发奋”》一文中这样写道:有一次吴晗、翦伯赞在谈明朝朱元璋的故事,我插了一句嘴,大概讲了一句外行话,被吴晗痛损了几句,说:“你还当文化部长呢,这一点都不懂!”当时我觉得一方面惭愧,一方面发奋用功,每天抽出一个钟头念《二十四史》,看《资治通鉴》。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有一丝疑惑,司马迁用了“发愤”而后两例用了“发奋”,这两个词就没什么区别吗?事实上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但由于音同义近,“发奋”与“发愤”两词很容易被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