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台阶(2)

 

话还没说完陆高生摇着大手解释说:“不是不是,啥都不是。我是想,第一次见嫂夫人,没带见面礼,请嫂夫人吃顿便饭总还是可以的吧。”

这时,饭菜已上了桌,酒也摆上了桌,晓晓正招呼着让他们入座。赵进科把凳子往陆高生屁股底下一推说:“别啰嗦了,开喝开喝!”说罢,一屁股坐下,打开酒瓶斟了两满高脚杯,说:“好长时间没在一块儿喝了,不知你酒量涨没涨。县里干部嘛,革命的小酒天天醉,酒量该涨不涨也不对。”

陆高生看酒已倒上了,再说到外边下馆子就有点虚假,心想客随主便吧,就往前挪了挪凳子,调侃道:“革命小酒天天喝,半斤八两不嫌多。酒精沙场频换盏,顿顿喝倒一大桌。今天咱们也喝它个一醉方休。革命的小酒天天喝,不喝白不喝嘛!”

赵进科也是“酒精考验”的优秀干部,也深知官场的潜规则中的一句话叫做“革命不是请客便是吃饭;不是请客就是送礼”,也知道“下会场上酒场,闪亮登场;进楼子搂婊子,官场骄子”是给某些官员的画像。领导干部总是在赶酒场赴饭局,有时一顿饭要跑几个饭店去应酬几拨客人。酒场是官场的一个场,在这个场子里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推而广之,整个官场也会呼风唤雨。某种程度上讲,官职是喝出来的,红顶子是用酒精泡制的。陆高生是一县之长,经的酒场自然要比赵进科多,而且档次高。他发出这样的感慨,赵进科自然不觉得意外。

赵进科知道陆高生的酒量不如己,一则赵进科人高马大比陆高生能浸,二则赵进科做官的时候陆高生还不是官,在酒场“英雄气短”。人讲的是财大气粗,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微言轻,自然酒量难以培养出来。但现在人家陆高生是县长,自然酒量跟着涨。当下,官场上有一种现象是,官职与酒量成正比,官越大酒量越大。当年周总理酒量多厉害,连酒量如海的许士友也不得不甘拜下风,佩服得五体投地。省、市、县的官员一级是一级的水平与酒量。赵进科看了看陆高生,鬼笑了一下,心想,我今天就试试你这个大县长的酒量,看谁喝过谁。存了这份心思,在倒酒上就用了劲。

茶八分酒满杯,这是礼节,满心敬客人嘛。陆高生来看赵进科并非为了喝这场酒,只是想叙叙旧,顺便喝两盅。当然,也存了私心,就是想通过他再结识省政府办公厅的叶丽副主任,为今后升官铺垫一下。人逢知己千杯少,但并不是都要喝得一醉方休。醉,好像才见真心情;醉,才表明友谊长存。其实不然。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当然,这也是说在嘴上,一旦上了酒桌,不让对方喝好好像不够朋友不热情似的。所以,赵进科今天也俗气了一把,死拧活缠地劝陆高生喝酒。

陆高生虽说也是性情中人,但由于公务缠身,他只想表示一下,象征性地喝一些。故,千推万辞,理由说了一大堆。既然赵进科想让他多喝,就不把他的理由当理由,逐条反驳,驳条碰一杯,喝得陆高生难以招架。喝得差不多了,赵进科搬出了晓晓,让她“鲜花送英雄,美酒敬客人”。

晓晓虽不是官场中人,看官场小说多了,加上有赵进科的耳濡目染的熏陶,对官场中的酒文化如同熟悉酒桌上的鱼文化一样,了如指掌,运用自如。她倒了满满一杯酒,笑呵呵端给陆高生,油嘴滑舌地说:“敬给我们最最敬爱的陆县长一杯酒。”陆高生看酒倒的太满,怕一杯喝下去就喝翻,推辞不喝。晓晓仍笑脸相迎,口齿生香地说:“薄酒一杯,不成敬意。”

陆高生还是不想喝,支支吾吾着说:“再喝就多了。”

晓晓仍不放杯,双手托着杯,做敬酒状,说:“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喝酒不醉。请陆县长赏光。”

陆高生仍不接。赵进科看不下去了,喷着酒气说:“咋啦,看不起我媳妇是不?我说媳妇,县长不喝你喝。”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