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活动的联想
最近,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邀请,作为客座教授在新加坡待了10天,终于有些闲暇时间到处走走看看。我这个人爱想问题,看到一些现象也就禁不住“浮想联翩”。
新加坡本来很热,这次,我感到新加坡的“温度变凉”了不少。新加坡是一个旅游观光地,终年的绿色,完善的服务设施,丰富便宜的商品,每天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可这次来,我似乎发现人少了许多,看来金融危机的风吹到了新加坡。本来,新加坡的晚上是很热闹的,在一些景点,在购物中心的大街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肤色的游人,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可如今,倒显得有些冷冷清清。我住的乌节大道(Orchard Road),是新加坡最繁华的商业街,平时在街上都是插缝走,现在就显得宽松了,尽管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还是那么闪烁耀眼,但是,人流却少了许多。据介绍,现在,来新加坡旅游的人大幅度减少,各方面的生意都很不好做,饭店、餐馆、商场的销售量减少了30%以上,足见金融危机的影响之深。
不过,最引起我联想的还是在晚间看到的街头两场具有鲜明对比的活动。一场是在华人街的晚班大戏台,台上演的是中国传统戏曲,广场大棚下黑压压的戏迷,足有好几百人,都是老年人,秩序井然,静听入神,台上唱戏的设备也很简单,没有眼花缭乱的灯光照明,只是一个简单的戏台。据介绍,那里每天都有节目,免费入场,是华人办的社区福利项目,来听来看的都是老年人。
我想,我们是否也能学习一下,搞一些这样的免费社区露天文化节目呢?(当然,我们也有街头大秧歌舞,也有练太极的队伍,还有时兴一时的交谊舞等)这不需要大的投入,不需要建豪华的大戏院,也不需要花那么多钱买票,让普通的老百姓在近处就可以经常欣赏他们喜欢的传统文艺。现在,城市拆迁,很多老百姓的住房都移到城郊了,已经建设的和在建、将要建设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也都在郊区,要知道,住在那里的都是较低收入的人群,老年人口多,那里最缺的就是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你想,在那里,有多少人能大老远跑到城里去看个节目啊!再说,那么高的价格,一般人也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