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大学的善举(2)

校长带我去看望中国学生,一问,学生们来自国内各地,基本上都是比较贫困的地区,有贵州的、广西的、陕西的等。我问两个今年毕业的学生,毕业后干什么?他们都说:“先留下来,在印尼找工作。”我说:“工作好找吗?”他们说:“都已经找到了工作,下个星期就报到去了。”主人介绍说,这里毕业的中国学生非常抢手。雇用他们的主要是在印尼投资的中国公司和与中国做生意的印尼公司,当地使用中文的印尼机构(中文报纸、协会、旅游机构)等。这些学生会印尼文、英文,又有专业,很受欢迎。据介绍,由于抢手,毕业生为自己的工资开价很高,都比当地学生高一倍。那两位就要报到的学生,都是即将就职于中国的公司,一家是电力公司,在印尼中标,建发电厂,一家是资源公司,也是中标,在印尼进行资源开发。他们说,尽管很想家,但是,这里工作好找,环境也好,工资也比国内高,先锻炼一下看看。尽管他们年纪轻轻,远离家乡,但看起来显得要比国内毕业的大学生更自信和成熟。正像那位来自河南的女学生所说的:“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周末和假期经常到雅加达市内打工,一来增加些收入,二来也锻炼自己,这里不同于国内,远离父母,一切都靠自己,刚来时胆子很小,现在习惯了,哪里都敢闯。”她说起话来那么干脆、自信,我不由得与国内的大学生比较,看来国内的学生还是要多锻炼、多摔打才行。

我问校长,自己投资办学,为什么要资助中国学生来学习?他说,尽管我们是印尼人,但是,作为华人,我们有中国情结。虽然我们已经是第三代华人,但对中国还是有感情的,中国发展了,作为华人我们感到高兴。他说,由于印尼过去的特殊环境,这里的华人后代大多不会说中文,对中国也不了解,我们需要中国的年轻人到印尼来,他们在这里工作、安家,这样,他们留下来,会带来中国的语言、文化,成为新时代的华人,为华人社会增添新的活力。

听他一席话,我意识到,总统大学的这个善举还真是有长远的战略构想。可以想象,这些融入印尼社会的中国年轻人会成为新时期发展中国—印尼关系的新纽带、新桥梁。他们不像老一代华人移居国外那样,是“逼上梁山”,没有文化,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打拼。这些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像样的工作,更容易融入印尼社会,通过他们的工作,会与国内建立起各种各样的联系。

“新时代的华人”,也许这些年轻人还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历史会赋予他们这样的责任。其实,尽管入了外籍,成了外国人,但是大多数华人还有深藏在心里割舍不断的中国情结。在总统大学校长要培养“新时代的华人”的宏愿里,这种情结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我想,对他们的这种善举,我们的国家也应该给予更大的支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