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李自成宣布称新顺王,并在襄阳召集将领会议,商定下一步作战计划。会上,有三种意见:一是先攻河北,直取北京,这是牛金星的建议;二是东取南京,截断粮道,围困明朝,这是杨永裕的建议;三是先取关中,以此为根据地,建立政权,补充兵力,然后进击山西,再取北京,这是顾君恩的建议。经过反复讨论,认为直取北京,万一不胜,退无所归。顺流东下,需要船只与水师,当时李自成农民军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有此时武昌为张献忠占据,顺流东下要与张献忠相冲突,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时也不好协调。所以,最后决定采纳了顾君恩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襄阳决策,又叫关中-北京战略。这是一个重大决策,表达的是李自成领导集团急切推翻明王朝的愿望与心理。在形势分析中,他们看到了经过中原大战,明朝在北方已没有能够直接威胁李自成的军事力量,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以关中为根据地,收取三边,建立政权,建都西安,补充兵力,东进山西,攻打北京,推翻明朝是可行的,机不可失。同时这一决策也避开了与张献忠之间矛盾的激化。这在当时李自成领导集团看来是一个好的抉择。但这个决策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陕西是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发源地,除关中平原外,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天灾不断,而且自唐末以后,就再也不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适宜建都;同时,没有考虑推翻明王朝后国内将会出现的复杂局势,以及如何应对正在崛起的虎视眈眈的清王朝。襄阳会议后,李自成在军事上作了相应的部署,决定主力部队北上,另派一支部队自河南淅川龙驹寨间关进入陕西。
五月五日,张献忠率部攻克湖广省城武昌,在武昌宣布正式建立大西政府,改省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张献忠进驻楚王府,门前竖立两面大旗,上面写道:天与人归,招贤纳士。武昌九座城门也都竖起了两面大旗,上面写道:天下安静,威震八方。李自成闻知此事,虽然致书表示祝贺,信中却用的是上司对下属的语气,希望张献忠能够放弃尊号,归顺自己。张献忠力量没有李那么强大,只以卑辞厚礼答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