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典》——舜的政治生涯(5)

在《舜典》的最后,叙述了舜在“后尧时代”的政治纲领与人事安排。

舜接任帝位28年之后,尧去世了。世人很忧伤。三年之内,全国停止奏乐。三年之后的新年正月,舜在尧的太庙召集诸侯长老开会议政。舜主要讲了三点:其一,注重民食,敬授民时,不违农时。这实际上是强调民生问题。后世官员所履行的“劝农桑”之责,也许就是滥觞于此。其二,只有安顿远方的人,才能安顿近处的人。这是一个统治方法的问题。其三,讲求德性,排斥佞人,以忠信昭示于四夷,四夷一定会心悦而诚服。这是一个政治战略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舜在政治成熟阶段的施政纲领。

在人事方面,舜任命禹作为总理大臣,主治水土;任命弃主持农事;任命契作为司徒,主管德性,即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任命皋陶(gāo yáo)作为法官,运用法律,治理外患内乱;任命垂作为百工之官;任命益作为山泽之官;任命伯夷作为祭祀官;任命夔(kuí)作为文教方面的官员,为年轻人提供诗歌、声律方面的素质教育,促进神人和谐;任命龙作为纳言之官,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等等。在这些官员中,有些是经大家推荐而得到舜的认可的,譬如禹、垂、益、伯夷,另一些人则是舜直接任命的。从《舜典》的文本来看,这两种选任方式混合运用,并没有严格区分。这表明,舜享有任命官员的终极权力,但是,诸侯、大臣也拥有相当大的建议权。这些官员再加上先行任命的其他官员,共计22人,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虞舜内阁”。对于这些内阁成员,舜要求他们各敬其职。为了督促他们,舜还建立了三年一度的考核制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罢免;考核优秀的,予以提升。于是,各项公共事务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

在君临天下50年后,舜在南岳衡山巡游时去世。一代圣王,遂葬身于苍梧之野。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