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1)

 

回应生命中的那首歌

许多身或心的流亡者视巴黎为终生庇护所,许多人尽情讴歌过巴黎。从美国的海明威到台湾的黄小燕,简直巴黎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启发一支健笔。尽管如此,这本《巴黎游学记》还是独树一帜,让我连连捧腹之余,也重新发现了巴黎一次。

关键在于这本书的主角,自称傻妈的孙老师。我认识这位傻妈超过三十年,事实上,她正是我初一的启蒙恩师。当年她活泼热情的中文教学,让我在森严的升学高压下,呼吸到一丝新鲜空气,而得以不致灭顶,渡过逆流登岸。然而,傻妈自己却险些在生活中灭顶。从不快乐的妻子,到疲于奔命的单亲妈妈;一辈子紧盯学生的成绩,自己的人生却几乎交了白卷。一朝醒来,难道我们真能像浮士德一样,能够以全新的心灵和青春,重新过一次人生?

傻妈却奇迹般地做到了。她选择了巴黎,让巴黎唤回她活泼热情的本质,更解开她一生的束缚。一个长年以规范为业的中学教师,现在居然立志当一个不受鞭策、不肯用功的学生,开始以无知的眼睛,重新学习与发现世界。这个世界刚好是巴黎。我忍不住觉得,巴黎根本是借口,倘若傻妈到的是巴厘岛、北海道、里斯本或是河内,以她的无知与勇敢,一样能发现一个新世界。无知,正能启动最大的好奇,化为最强的求知动力。傻妈自称其傻,却因而发现多少聪明人视而不见的事情;她立志怠惰,却带回来四千张照片和这么丰盛的一本思索生活的笔记。实在难以相信,她才去过巴黎两个月!

这本书妙趣横生,然而最动人的,当是傻妈针对所有人、事、物,从法文的反身代名词到法国女人卷头发的小动作,从满街拥吻的情侣到满地拉屎的鸽子,都可以映照自己的生命情境,触类旁通,微言大义,也激励了读者追寻新生的动力。我以为全天下子女,都该送给父母这样一本书,弥补他们的牺牲,鼓舞他们重新做回自己。

神话学家坎伯曾述及美国东部矿区的一位老妇人,因为没有响应少女时在森林中听到的一首歌,而毕生恍然若失,觉得从未真正活过。读这本书,我喜见傻妈终于给了自己机会,去响应那首属于自己的歌。也许我们错失过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然而,还等什么?何不谨记那部007 小说的书名——“你只能活两次”。

鸿鸿(诗人、导演)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