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的过去与未来(10)

 

因资本的流动而造成的两极分化

米尔顿·弗里德曼在他的著述中提到:“市场间的资金流动虽说可以在短期内给消费者物价带来影响,但并不能给实质性的GDP带来影响。”可是,在实物经济层面上,也会因资金的流动而导致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也会出现工薪阶层之间、国家之间的两极分化现象。资金流入量大的市场上的企业,其销售额将有所增加,营业利润也将增加,因此在这些企业工作的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也将提高。与此相反,资金外流市场上的企业,其销售额将会减少,营业利润也将减少,因此,尽管通货量增加了,但从业于这些企业的员工的收入反而会减少。

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为止,韩国和美国的建筑市场便是其代表。仅在2007年上半年,美国和韩国的建筑企业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但自从2008年以后,两个国家的建筑企业纷纷陷入低迷的泥沼之中。从公司整体上看,通货量急剧增加了,但随着资金从建筑市场流失到其它市场,企业纷纷倒闭,从业人员也随之变成了失业者。这个事实表明,资金的流动有可能成为工薪阶层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因资金的流动而造成国家间的两极分化现象更为严重。已经开放了资本市场的韩国,在2008年一年期间外流的资金约为500亿美元(以2008年的平均汇率为准时,相当于45兆韩元)的规模。由于外国投资者的逃离,股价指数和房地产价格下跌,汇率暴涨,资金市场随之梗塞了。于是,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悖于经济学家们在年前预测的数据4.5%~5.0,仅停留在了2.3%的增长率上。再加上2009年初,大部分经济学家预测GDP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可是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这些经济学家们的预测。表现为通货量增加及总需求量的增加,尽管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但得益于外国股票投资资金的流入和汇率效果,经常收支顺差随之增加等使得资金的流动转向了韩国,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2008年前后,非洲经济逆向增长的原因,也在于随着这一地区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基础货币——美元的流入量也大幅增加。他们利用销售原材料所得的美元,扩大了社会间接资本设施规模,于是经济获得了动力,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也随之提高了。

国际投机资本就是这样通过利用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和实物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攻击某特定国家的,并以这种方法将其收益率最大化。可是,在防御系统被瓦解的国家,就会像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的国家那样,被战胜国夺去很多实际利益。随着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而爆发的韩国的外汇流动危机,以及2010年希腊爆发的财政危机,表明一旦在货币战争中遭到失败,便将招来可怕的后果。如果国际投机资本将其在货币战争中获得的战利品转往国外,那么不仅是投资者,就连国家的经济也将同时受到冲击。

与此相反,如果在货币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资产所得就会增加,便可以用来消费或投资,所以经济也便获得了动力。其代表性的事例为2009年以后的美国。2009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其原因也在于美国投机资本在以世界金融市场为舞台的货币战争中获得了胜利。美国投机资本对那些经济有可能快速恢复的亚洲国家做出了判断,并对这些国家出口比重大的企业股票进行了投资。等他们实现了巨大的股票市价差收益和汇率差价收益,美国国民开始用这部分收益购买汽车等耐久性商品和生活必需品,而这给美国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当然,美国政府庞大的财政支出和通货供应量的扩大,也对超过预期的经济复苏做出了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