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流通的人民币一万元等于1955年发行的新币一元。三百万元等于300元。但对易南屏来说,确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接到这封信后,易南屏安心在家治病,并用这笔钱度过了难关。他们一家人无不万分感谢毛泽东的亲切关怀。
八、亲友均宜在家工作,不必来京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毛泽东频频给家乡亲友写信,希望他们安心在当地生产、工作,不要去北京,以免徒劳往返。除上述情况之外,毛泽东还给其他一些亲友写过信,劝说他们“不要来京”。
1950年5月7日,毛泽东给他的远房叔父毛贻华写信,劝他在湘潭就近解决工作,不要去北京。信曰:
贻华先生:
三月九日来信收到。工作事尚望就近设法解决,我现在难于为助,尚祈鉴谅。此复,顺祝
健康
毛泽东
五月七日
毛贻华(1904-1984),原籍韶山市韶山乡,后迁居湘潭城郊,以木工为生。当时他家境困难,向毛泽东提出想去北京工作,毛泽东婉言拒绝了。
同一天,毛泽东还写信给暂居湘乡白田夫家的“外甥女”陈国生,嘱咐她和丈夫宋毅刚:“望你们在湖南设法求得工作,不要来京,乡间情形可来信告我。”
5月8日,毛泽东又给韶山乡韶源村农民毛春轩写信,劝他不要去北京。信中说:“去年十二月来信已收到,甚为感谢。浪秋、迪秋诸位均宜在家工作,不要来北京,以免浪费时间。”
毛春轩系“韶山五杰”之一毛福轩烈士的兄弟,毛泽东的远房叔祖父。浪秋即毛浪秋,系毛春轩的儿子,一辈子务农。迪秋即毛迪秋,毛福轩烈士的儿子,毛春轩的侄儿,后一直在家务农,担任过韶山大队党支部书记。
1951年10月10日,毛泽东致信表弟贺晓明,信上把晓明误写为“晓林”,并劝他“不要来京”。信曰:
晓林兄:
九月十四日来信收到,承你告以许多事情,甚为感谢。你家分了土地,生活有了保障,向你祝贺。你在乡耕作甚好,不要来京。此复,顺祝
努力
毛泽东
一九五一年十月十日
贺晓明(1900-1959),毛泽东的姑表弟,贺晓秋之胞弟,当时在湖南华容务农。
1952年10月2日写给堂兄毛宇居的信中,提到堂弟毛泽连患病问题:“请告他(指毛泽连——引者注)不要来京,可到长沙湘雅医院诊治,如湘雅诊不好,北京也就诊不好了。”力劝毛泽连不要去北京治病。
1954年4月28日,毛泽东写信给韶山村农民毛少贤:
少贤同志:
去年十二月的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眼病以就近医治为宜,出外不容易。
此复。顺祝
健康
毛泽东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毛少贤(1889-1958),毛泽东的远房叔祖父,私塾同学,大革命时期曾参加韶山农民运动。对他提出的赴京治疗眼病的要求,毛泽东也婉言拒绝了,嘱他“以就近医治为宜,出外不容易”。
1950年4月19日,毛泽东还给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同学罗驭雄写信,劝他不要来京。信中说:“二月十四日大示敬悉,深感盛意。……来京一节,似可从缓,工作或学习均以就近从事为宜,未审尊意以为然否?”
后来,毛泽东还给毛泽嵘、文涧泉、文梅清、文东仙、文凯、谭世瑛、郭梓材、郭仕逵、陈玉英等故旧、亲朋写信或搭信,均嘱咐他们不要来京,宜就近求得工作;如有生活困难,可向当地政府申请解决。
此然,毛泽东对要求进京的亲朋故旧也并非一概回绝。凡是向他要求进京反映情况,陈述乡情的人,他均表示欢迎,力尽亲情、友情,邀请他们去京。另外,对那些学有专长、能尽其才的亲友,凡要求进京的,他都尽量予以照顾,尽可能安排工作,做到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