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认为看到成功后的退缩是软弱无能的。投资必须果断,不要“小心翼翼”地赚小钱,除非不出手,看准时机必须要赚尽利润。在索罗斯的眼里,投资者最大的错误不是大胆鲁莽,而是过于保守。因为他认为,若有信心必涨,为什么投资得那么少?若没信心出击,就根本不应下注!当然冒险不是忽略风险,翻开索罗斯征战金融界的记录,他所讲究的风险,不是如何循序渐进地一边赚取微利同时又保住既有利益,而是如何用尽手头上每一个筹码。在1992年的狙击英镑之役中,帮助操作量子基金的经理计划建立30亿或40亿美元的英镑空仓,而索罗斯的回答是:“你这样也算仓位·”最后投资额提高到了100亿美元,最终索罗斯一战成名。
行动指南
要获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就需要脚踏实地干好每一件事,而且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尽全力而为。正如索罗斯一样,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去猎取。
2月11日没有投机就没有投资
称呼我为投资家的人们似乎都认为投机家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是“投机”和“投资”很难简单用语言来界定。让我说,投机是“成功的投资”,投资是“失败的投机”。
投机的英语表达是“speculate”,它有“深思熟虑”的意思。不管什么样的投资,都要预测其前景如何,“没有投机就没有投资”。
——摘自2009年6月10日索罗斯接受日本《现代周刊》专访的谈话
背景分析
“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鳄”索罗斯,这两位最具旗帜性的世界级投资大师,尽管都是犹太裔,但他们的投资风格和习惯却很不相同。索罗斯注重“对冲投机”,而巴菲特注重“价值投资”,这种区别犹如金庸笔下的“东邪西毒”都是个性鲜明、不可或缺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巴菲特注重在市场走熊时,购买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他的名言:“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这就是巴菲特典型的投资策略。然而,熟知人性与市场弱点的索罗斯,他的使命就是寻找赚钱的机会,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金融体系的漏洞,然后摧毁它取得丰厚的收益。可能索罗斯更多是扮演“投机破坏者”的角色,因此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是贬多于褒。
在索罗斯看来,“投机”和“投资”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而市场中最难区分的概念恐怕也非投资和投机莫属,两者的界线也变得十分模糊,有人曾戏谑道:要让人区分清楚“投资”和“投机”,就好比去教育满脸青春痘的小男孩区分“爱情”和“性欲”一样困难。
尽管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差异很大,但他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投资前都经过仔细的分析,一旦要出手就不打没把握的仗。毕竟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同样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
行动指南
对于什么才是投资,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其实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因为投资的安全性不是绝对的,如果想在市场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对投资与投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月12日别被市场迷惑了双眼
金融泡沫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信贷的充裕性和抵押物的价值,即抵押物是否真值这些贷款。奇怪的是,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抵押物的价值是独立的,和信贷的充裕性没有关联。这种错误常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金融危机中,最显著的就是房地产泡沫。
监管者常常错误地理解市场本质。他们认为,有效的市场假说是监管的基础,这是一种错误。当错误成为教条时,金融市场的泡沫就在所难免。
每当出现泡沫,政府就会着手进行干预。为了让实体经济免受泡沫的影响,政府提供额外的信贷,帮助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以拯救市场。人们以为市场会因此趋于均衡,其实反而催生了超级泡沫,这种泡沫在过去25年中不断发展,每次金融危机和政府的干预都加快了超级泡沫的形成。我们无法预测超级泡沫何时最终破灭,因为不知道政府何时能控制住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