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普遍有一个体会,即“挣钱太难了”,需要辛辛苦苦地工作或精明睿智地投资。但是,钱花出去则相对简单轻松。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毫不夸张地说,几年的心血,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变成浮云。
如果你能采取主动,用手里的钱购买自己朝思暮想的商品,也算花得其所,毕竟,你的金钱你自己做主。
但是让人感到委屈的是,有时我们并不是自己钱包百分之百的主人,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钱会自己“长脚”,悄悄溜走。
1978年时,如果你的钱包里有30元现金,那么恭喜你,至少你也算是有一定身价的人。拿上这些钱,你可以在国有商店购买到99斤大米、12斤猪肉以及10斤食用油。这一大堆东西,估计一辆购物车都装不下。
反观现在,如果再想用30元钱买到同样多的商品,恐怕就有点痴人说梦了。30元钱,或许在超市只能买到5斤大米、1。5斤猪肉,以及1。1斤食用油,而这些只需要一只小环保袋就可以装下。
同样金额的钱,在不同年代,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竟然相差十几倍,这就相当于,钱在无形中自己偷偷溜走了。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价的飞涨。换一个角度,也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即越来越高的物价偷偷打开了你的钱包,在你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像蚂蚁搬家般,一点点将你的财富运往他处,你的钱包确确实实被“划破”了。
2010年春节以后,我们就能感觉身边的生活用品价格正悄悄抬头。尤其进入5月份以后,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更是“接力”高涨:
2010年年初,在全国主要大蒜产地山东,零售蒜价上涨了40多倍,达到每公斤9元左右。而在北京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高达每公斤20多元。
2010年5月,绿豆接过大蒜的“涨价棒”,成为“疯豆”,批发均价由此前的每公斤5~6元,飙升至16。4元,最高时上涨到每公斤19。95元。
2010年6月下旬,生姜零售价呈现上涨走势,价格涨速明显加快,8月份时已经涨至每公斤12元。
……
2010年8月17日,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7月份其监测的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同步上涨49。7%。2010年年末又有新的数据传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3。9元,比2009年同期上涨62。4%。此前,“1元”蔬菜极为常见,现在,如果你想以1元的价格购买此前以角论斤的白菜,恐怕已成为妄想。
蔬菜用人们不适应的高价来彰显自己地位的提高,其他商品也不甘示弱,在涨价这条跑道上,大家纷纷开足马力,争先恐后:
2010年6月,北京最大的信息网站赶集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北京租房成本与2009年相比,同比大涨25%,平均租赁价格为3 000元。此外,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房租价格的平均涨幅也超过10%。
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棉花价格不断攀升,各种服装价格“搭车上涨”,羽绒服表现最为抢眼,2009年一件普通的羽绒服还仅需400多元,2010年冬季却动辄上千元。
……
截至此时,如果你认为涨价还是一个不具有普遍性的小概率事件,或只是普通民众的一种感性认识,那么还可以参考一个指数,即CPI①。
以下是国家公布的2010年6月~11月的CPI:
作为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CPI反映的是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化情况。通过它,人们可以知道,普通家庭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现在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多少钱。
2010年11月CPI同比上涨5。1%,这就意味着,购买同样的商品,2010年11月要比2009年11月多花5。1%的钱;而环比增长0。7%,则表示2010年11月比2010年10月要多花费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