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卖出篇(5)

此处还有一个股民的小困惑:止损和止盈之后股价有时还会出现上涨,没有卖到最高点和相对高点,这是否就说明止盈和止损不够划算?其实,这种思想是忽略了操作的目的性。你买入操作为的是利润,而止损和止盈操作则能消除风险因素造成的失控,换来长期更多赢利操作的机会。那么无论从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还是全局赢利考虑都是非常值得的。

正确看待市场的极端走势

在股市中,并不是每天的走势都那么理性,时而也会出现一些极端走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然如果这样的走势是大涨,股民自然欢迎,不过很多时候往往是突然的大跌来袭,最著名的就是A股市场在2007年5月30日的走势。谁能够想到管理层会采用朝令夕改、夜间突袭的做法呢?同样在2010年5月7日(美国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2点45分左右),道琼斯指数盘中一度下跌超过1000点,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而究其原因则指向交易员的乌龙指,打错了一个字母将单位百万变成了十亿,结果因此创造了历史。或许你会抱怨,但股市就是如此,一旦走势出现就无法改变,作为股民只能接受。除此之外,市场每年都会出现长阴、长阳走势,对于长阳我们往往能够欣然接受,而对于长阴却往往令人耿耿于怀。比如2009年8月4日之后的连续长阴、2010年4月19日之后的多根长阴,以及2010年11月12日也是如此。这样的极端大跌走势不会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如果无法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那么赚得再多也可能会在这样的走势中送回去。所以作为股民有必要对于极端走势作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暴跌走势的三点感悟

《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若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实际上股市也是如此,涨、跌未发时为“中”,涨跌符合市场节度为“和”,达到“中和”的境界,股市就会形成一种欣欣向荣、健康发展的局面。而如果失去了“中和”的平衡,就容易出现暴跌、暴涨这种不是很常规的现象。

作为股民,首先我们应该有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要积极地去看待暴涨、暴跌,而不要涨则喜、跌则悲。市场就是由涨跌构成的,只有习惯涨跌,正视市场的风险和机会,才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可能总抱着侥幸心理去操作,认为不会遇到市场的极端走势,不会遇到暴跌,实际上暴跌、极端走势总是会出现的,而且永远都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你在股市中操作,就有可能碰到,在这点上,所有股民都是平等的。投资者如何从中找到市场运行的规律和其中需要投资者注意的因素才是关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