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虽然其中不乏风风雨雨,但是时至今日,其成就还是为世人所肯定与称道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声誉也在不断攀升,各种经济指标都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个将“世界工厂”作为发展坐标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愈发清晰地显现出来,并且成为各级政府主导性的工作思路。
作为一个曾经在贫苦、羸弱中苦苦挣扎了上百年的国家,其赶超与富裕的理想和冲动是不难理解的,并且也是近代中国几代人的追求和梦想。从晚清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君主立宪的尝试,到“五四”时期对“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的渴望,再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孜孜追求,其中都映射出中国对民族复兴与强盛的执著。三十多年前提出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又一次奋力一搏。国门的打开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资金与先进的技术,更为深刻的是让国人看到世界,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环境与商业文化。比较而言,技术的引进与模仿是相对容易的,而制度的学习与模仿却是非常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外国资本大量、持续地进入中国,不但直接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与国际贸易领域的极度活跃。据WTO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量30年增长105倍,2009年更是超越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2010年中国出口产品总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已经达到9.7%。IMF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全球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9.3%左右(世界第2位)。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经济的比重,从1978年的6.5%提高到2010年的约40%。如果按照中国年均7%到8%的经济增速和人民币年均升值5%的速度,美国则按照过去十年的平均增速(即1.7%),再考虑到美元在未来将出现的长期贬值趋势,根据这些假设条件测算,中国的名义GDP可在2015年内达到美国经济80%左右的规模,人均GDP将接近1万美元的水平,中国将替换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到2020年,中国则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国人振奋,这似乎也成为中国应该成“世界工厂”的一个有力注脚。各种形式的中国招商引资团穿梭于世界各地,构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
但问题是,“世界工厂”就是中国的明智选择吗?
二
建造“世界工厂”固然对GDP的增长具有简单、快捷的功效,而且也可以解决当前中国就业和资金等方面的燃眉之急,可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配套的制度环境和商业环境是不能够跳跃发展的。即使目前这种“世界工厂”模式可以暂时缓解中国经济中的发展矛盾,但是也可能会由于这些制度改革的滞后而引发更深远和长期的隐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发劣势”。就算是日本这样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其近十几年来的经济持续低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制度改革的滞后所造成的。因而,“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我们姑且不论它对环境的大量破坏、对资源的疯狂消耗,以及所对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就是作为经济发展模式本身,这种当代版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蕴涵的危机和矛盾应该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对待。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工厂”的这种“拿来主义”的发展模式忽略了民族工业与品牌的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开发与提升,给中国的长期持续发展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和不确定性。同时,“世界工厂”也无法让普通民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我们暂且不论招商引资与代工、加工贸易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必深究收入差距的扩大化,仅从模式本身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就能发现老百姓的生活收入并没有得到与GDP增长同比例的提高。
那么,什么是“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所谓“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及对应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顺向演进过程中所达到的阶段和层次。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1)在整个产业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的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