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马寅初:“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

连载5 马寅初:“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

【人物索引】

马寅初(1882—1982),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浦口镇。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教育家。1906年赴美国留学,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14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新中国建立后,他曾担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1981年2月27日,当选为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经济改造》《经济学概论》《新人口论(重版)》《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等。1993年8月获首届中华人口奖“特别荣誉奖”。

妻妾和谐,双喜临门

1901年,马寅初与家乡一位叫张团妹的姑娘结婚。张团妹虽目不识丁,但生性忠厚善良,会做一手口味醇正的家乡菜。她为自己能嫁给会读书的丈夫而心满意足。婚后,张团妹孝敬公婆,善待马家兄妹,马寅初见妻子贤惠体贴,颇觉满意,小夫妻很是和谐。

婚后一年,马家双喜临门,张团妹生了个胖儿子,马寅初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天津北洋大学。1903年,家乡传来噩耗:马寅初不满周岁的儿子因意外伤害不幸夭折。他强忍悲痛、坚持学习。1904年,马寅初的妻子又生一女,他景仰东汉史学家班超,故为女儿取名马仰班。1907年,马寅初以优异成绩被北洋政府保送至美国耶鲁大学公费留学。想到丈夫就要远涉重洋,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张团妹不禁暗暗抹泪。临别前的夜晚,张团妹悄悄告诉马寅初,自己又怀上了孩子。马寅初很高兴,嘱咐妻子多多保重。妻子对他说:“孩子出生时,你又不在家,你给孩子取个名吧。”马寅初略思片刻答道:“若生女孩,就叫马仰曹,若生男孩就叫马仰峰。”马寅初这次话别,一去竟是十年。

第二年,张团妹生下一女孩,于是取名马仰曹。1917年,马寅初与嵊县一位叫王仲贞的姑娘结婚。后来,马寅初将他的两个妻子都接到北平家中,共同生活。马寅初对两位妻子都很好。他外出度假总是让两位妻子同往,在家闲暇时,也常由两位妻子陪他在庭院小路花丛中散步。张团妹和王仲贞之间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彼此互相关心、体贴照顾,这在当时类似家庭中,实属少见。马寅初和他的两位妻子共有五个女儿、两个儿子,是拥有七个孩子的多子家庭。这是一个典型的妻妾子女成群的中国传统大家庭。

铮铮铁骨为真理

马寅初在童年时代,有一次,父亲郑重地与他谈话:“你也不小了,应该学会酒店管账,以后就学做生意……”“不,我要到城里读书。”未待父亲讲完,马寅初抢先表示了自己的态度。父亲大声吼着:“你给我跪下!”“就是跪,我也到城里读书!”马寅初的执拗使他再次饱受皮肉之苦。父亲的蛮横,深深伤害了马寅初。他见求学无望,一气之下跑到镇外,一头扎进了黄泽江。幸亏被村里人救起。年纪幼小的马寅初从小就表现得很有主见,为了他的信念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人民代表的马寅初走遍了大江南北。他深为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兴奋,但他又深感人口问题严重。从1955年起他对我国人口问题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7月15日,发表了《新人口论》。

然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的《新人口论》却受到了大批判。他面对批判和讨伐,公开表态:“这个挑战是很合理的,我当敬谨拜受。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止,绝不向任何压力屈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马寅初理直气壮地说:“我个人被批判是小事,没什么,不过我想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事,我相信几十年以后,事实会说明我是对的。”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一句话:“为真理而死不容易,为真理而活着就更难!”他这种为了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革命精神着实令世人敬佩,更表现了一个社会主义科学家维护学术尊严、为真理献身的非凡勇气和高尚品德。历史的发展也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

生死情谊,老泪纵横

周恩来和马寅初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两位绍兴乡贤之间一直保持了40多年的深厚友谊。马寅初一生最敬爱的人非周总理莫属。1976年1月9日,总理去世的噩耗传来,马寅初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当时的他已是年逾九旬的耄耋老人,但执意参加向总理遗体告别的仪式。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别去,马寅初大怒,对家人吼道:“死了也要去!”

周总理和马寅初的友谊几乎延续了半个多世纪。马寅初被国民党软禁,时在重庆的周恩来就曾极力营救。当时,重庆各界举办了规模盛大的马寅初祝寿会,周总理送去的贺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最为引人注目。马寅初还曾向子女们解释这副对联:“你们看,共产党并非国民党报纸骂的都是‘钻山洞的土匪’,从这副寿联的文化就可见一斑……”“桃李典于‘桃之夭夭,其华灼灼’,意我培育了一些学生。鹤、龟都意长寿之物。上联即学生和客人来祝寿,却没有马寅初本人。下联是说那个人哪里去了呢?对牛弹琴去了,别人逼他写悔过书去了!‘龟’,这个字用得妙不可言,一语双关,还能喻指总有‘归’的时候!”

马寅初平时也非常重视身体锻炼。1956年,他的一条腿不幸瘫痪,他每天拄着拐杖,拖着瘫痪的腿坚持行走五六千步。后来病情严重,拄拐也无法迈步时,他就每天围着茶几转上几百圈,坚持锻炼了7年。1972年,两条腿都瘫痪后,他仍以惊人的毅力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进行上肢的锻炼。

马寅初毕生从事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稳定物价、控制人口等重大问题献计献策,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科学、人口科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82年5月10日下午5时,马寅初因肺炎复发,病情恶化,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101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