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史疑惑(13)

1449年,瓦剌军在首领也先的率领下兵犯明朝属地。其时,宦官王振挟英宗出征,不想发生兵变,英宗沦为也先的阶下囚。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的郕王朱祁钰继承皇位,始称代宗,年号景泰。

一年之后,英宗被释还京,代宗朱祁钰尊英宗为太上皇深居南宫,并对南宫严密封锁以防不测。

终于有一天,这位离开皇位达8年之久,一直过着软禁生活的英宗,在爱将石亨等人发动的兵变中,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一朝大权在手,英宗毫不客气地又将朱祁钰废为郕王。英宗还屡下诏旨,陈述这位做了8年皇帝的兄弟“不孝、不义”等罪状。

离开皇位仅一个月,明景帝就一命呜呼了。在此之前,用他自己的话讲,只是“偶有寒疾”。

明景帝究竟是怎样去世的,还待人们去研究证实。

崇祯皇帝死于何处

公元1644年3月19日,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农民军领袖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以一根绳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崇祯是自杀这已确信无疑,但他究竟是吊死在什么地方,却始终说法不一。

据《明季北略》载:“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自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自缢于亭下(万岁山寿皇亭)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

《明史》第390卷的《流贼传》记述:“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

另据《甲申传信录》称:“上怆惧还宫,易履,与承恩走万寿山,至巾帽局,自缢。”

而《明亡述略》中记载:“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

后来,现代学者俞平伯在其《崇祯吊死在哪里》的文章中,引述西方作家邓尼的评述。在述及崇祯自杀前曾残暴地亲手砍伤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后写道:“她那精神错乱的父亲就走出宫廷爬上煤山,在那里又查看外来的大炮,他又给李自成写了血书,要求他不要压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后他自己就在管园人所在的小屋里的椽子上吊死了。”

上述关于崇祯之死,有说他手敲大钟,无人听唤,失望之极,吊死在海棠树下;有说他情急之下,用衣襟写下遗诏,后吊死在亭子间;有说他惊恐之余,也未忘了换下皇袍、鞋子,选在巾帽局一死;尤其是那西方人更是想象丰富,将崇祯死前对百姓的挂念写得情深意切。

总之,关于崇祯皇帝的死是众说纷坛,无一定论。

明懿安皇后死于何处

明懿安皇后张氏,是明代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的皇后。熹宗死后,明代最后一个皇帝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即位。思宗在位期间,张氏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她大胆揭露熹宗乳母客氏及权倾朝野的宦官魏忠贤一伙狼狈为奸、胡作非为的罪行,为清除阉党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得朝野称颂。关于她的死,有多种说法。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了北京城,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宫女号泣出逃,唯独懿安皇后下落不明。

当时曾一度流传一种说法,懿安皇后出宫迎接起义军并献金银,后不知所归。

但不久,宦官王永寿站出来说,出迎起义军的,是乔装成懿安皇后的魏忠贤养女、熹宗之妃任氏,已被自己当场识破。

明清之际的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中说,懿安皇后当时来不及自杀,只好隐匿在成国公朱纯臣家中。后起义军搜成国公家,发现了懿安皇后,起义军将领命人用轿子将她送归母家。谈迁在另一部著作《北游录》中写道:懿安皇后到家后不久,便与母亲一道自缢身亡,后葬于德陵。彭孙贻的《平寇志》、王宏的《山志》等书均有类似的记载。

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懿安皇后自杀于宫中。贺宿《懿安事略》载:崇祯甲申年,起义军攻破京城,宫中大乱,懿安皇后自缢,并声称宦官王永寿亲眼目睹了懿安之死。

可是,宫中之变过后,人们只发现崇祯皇帝及其后妃的尸体,并未见懿安皇后的尸体。有人据此认为,懿安皇后是否自缢宫中还不能肯定。至于是否藏于德陵也未得到证实。

李莲英为何身首异处

1960年,在北京海淀区六十一中学校园内,人们无意中发现了埋葬在此的李莲英坟墓。令人吃惊的是,其中只有李莲英的头颅和大量陪葬的珠宝,其他躯骸一无所见。

李莲英死时身首异处令人疑惑不解。

从史料中丝毫看不出李莲英因触犯朝廷而遭杀身之祸。却记载着李莲英死后还得到“特赏银二千两”。

民间曾传说:“李莲英被人砍头死于河北、山东交界一带。”“是因为讨债被人暗杀的。”

李莲英并非善终似乎合乎情理。这位皇后身边的大总管,权倾一时,敛财聚富,极力献媚主子,恃强凌弱,陷害无辜。朝廷内外,嫉恨李莲英的大有人在。李莲英与慈禧太后狼狈为奸。慈禧太后一死,李莲英当然也就不会有好下场了。

而李莲英的后裔否认李莲英被杀身亡。据李莲英的孙女李乐正讲:“我祖父因得急性痢疾,医治无效而病故。”“我祖父是善终,享年64岁。”

此说是否可信,因无旁人作证,仍很难断定。而被发现的李莲英墓穴,足以说明李莲英是死于非命。

大太监李莲英身首异处可谓死有余辜。但李莲英究竟死于何时何地?其真正的死因是什么?直至目前,还没有人能揭开这个谜。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