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刀尖自左画圆时

(日本历史小说札记之六)

"让你在此世的最后一眼看看眠狂四郎的圆月杀法罢。"

狂四郎声音冷漠,摆出了下段架势,刀尖指向脚前三尺远的地面。接着,徐徐由左伸臂画圆。对方决眦欲裂,瞪大了双眼追随着转动的刀尖,说来奇怪,那眼里斗志消沉,却好似着了魔,渗出茫然若失之色。

刀身转到头顶,成上段姿势,画成这半月形的剎那,狂四郎五体跳跃。

对方的身体溅起血雾,往后倒仰。

还没有敌手能撑持到眠狂四郎的刀画出一个完整的圆。

──这就是柴田炼三郎笔下的圆月刀法。凭此刀法,他与挥刀斩影的五味康佑两雄并世,双璧争辉,卷起了一场剑豪小说热。武林智者百晓生若万幸躲过小李飞刀,让他来品评,恐怕也评不出这两位日本武侠小说家的高下。不过,五味所创作的剑豪,杀敌的瞬间在做着"丧神",而柴田让眠狂四郎走一条与所谓剑豪正相反的生路,被圆月刀法斩杀的对手是"丧神",狂四郎意识里充满杀人的现代罪恶感。

柴田炼三郎威震江湖,人称"柴炼"。生于1917年,三岁时多才多艺但一事无成的父亲去世,留下些汉籍在书房,留下些资质在他的血液里。源于这些资质,他自幼好读书,小学时认识的汉字比老师多,但不爱上学,爱的是游泳,更爱编瞎话讲给同学听。寄居叔父家,因为叔父开医院,他就报考庆应义塾大学医学系预科。念了半年,了无兴趣,便转到文学系预科,并开始写小说。庆应的文学刊物《三田文学》是他修炼文学的道场。三年预科,只记得乱读一气。或许是父亲留下的汉籍之缘,大学本科攻读中国文学。不喜交往,晨起放声读杜诗,不睬与文学全然无缘的同学。毕业论文是《鲁迅论》。年长一轮的大哥有文才,上大学时自费出书,诱发他立志当作家。

柴炼生长的时代是他最喜爱的作家芥川龙之介漠然不安的时代。1942年接到一纸征兵令,本来他身体不合格,可见战局已不妙。二哥蹬军靴,挎军刀,来家祝贺,但柴炼说:有什么可祝贺的,这仗是你们军人随意搞起来的,我们老百姓不懂什么圣战不圣战的。已经是陆军中尉的二哥大怒,把瘦弱的弟弟抓起来丢到屋外。炼三忍住泪争辩:我只问一句,当兵是你选的路,文学是我选的路,逼人放弃自己选择的道路,谁能爽快答应!让你现在弃武从文,你高兴吗?二哥无言以对。这时的柴炼已经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文久志士遗闻》,是历史小说。

入伍后偷偷喝酱油,跑百米,装出"发作性心动异常疾速症",终于被除队。但一年后又征召,他只带了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短篇集和杜甫诗集,上了往南线运送兵员物资的运输船,当卫生兵,这次看来是死定了。卫生室在甲板上。黎明前的黑暗里航行在台湾以南的巴士海峡,被潜艇的鱼雷击中,船首朝天竖起,这时若还有闲心的话,从甲板上看海面,就好似从十层楼上俯瞰街道。听从一大尉的教导,柴炼护住股间,跳进大海,奋力游离行将沉没的万吨巨船。浮出海面的人寥寥无几,那景象大概像晚秋罢园的西瓜地。柴炼体力差,但知道不消耗体力的方法。这时想故乡,想父母、妻儿、恋人,大动感情,就消耗体力,再强壮的躯体也难免一死。他从脑子里赶走留在日本的一切,完全处于虚无状态。这是莱蒙托夫、梅里美、利尔阿达姆支撑了他的生命。学生时代读过这些文学家的作品,学来了虚无思想,使他能够把体力消耗控制在最小限度。他回想:"我被抛进最悲惨的极限世界,能侥幸活下来,靠的是'护住股间'的形而下的动作,与'学文学知道了虚无'的形而上的思维。"虚无地漂浮了七个多小时,被驱逐舰救起。

柴炼从来不打算想把这段恐怖经历写成小说。复员又回到日本出版会工作,编辑周报《日本读书新闻》,后创办月刊《书评》,半年而废。妻病子幼,只好给低级而盛行的娱乐杂志写色情小说,以图自救。被文学之师佐藤春夫叫去训诫了一顿,从此改邪,归而写正经的小说,第二篇《耶稣的后裔》便获得直木奖(1951年)。本来以纯文学自负,却被直木奖贴上大众作家的标签,茫然若失,觉得自己在文坛上好像是猿头狸身虎足蛇尾的怪物,烦恼得简直要自杀。归属问题是那个时代的文学所特有的炼狱,并驾荣获芥川奖的五味康佑、松本清张也经历过。

报社的周刊杂志印数诱人,1956年新潮社在出版业首创周刊,没有新闻业的报道优势,但文学蓄积丰厚,扬长避短,以小说连载取胜。主持周刊的是军师似的人物斋藤十一,独具慧眼,当年就是他引导五味康佑以小说《丧神》成名,周刊从创刊号连载他的《柳生武艺谱》。大家谷崎润一郎的连载因故中断,斋藤登门请柴田炼三郎出山。期限紧迫,柴炼赶忙读吉川英治、大佛次郎的作品,但不愿写《宫本武藏》式的求道者、《鞍马天狗》式的正义汉,也不想写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之类玩权术的历史幸运儿,不写内心和外貌没有阴翳的人物,不写向前看的人物。他要无视以往武侠小说的法则,干脆对着干。去旧书店搜购以供参考的书籍,看见中里介山的《大菩萨岭》,这是武侠小说的开山之作,虽然没读过,但也知道主人公的名字"机龙之助"。这个"机"(书桌),但凡上过小学的人都用过,所以自己创作的主人公也要有一个平易近人的名字。睡不着觉,想到了"眠",人人都需要睡觉,那就叫主人公以此为姓。人物的性格呢?必须是日本故事中从未有过的性格。出生阴惨,命运扭曲,随时被杀也毫不在乎,那就让他是混血儿,荷兰传教士在酷刑下背叛信仰,衔恨强奸了武家女子生下的,天生的虚无主义者。他手中的刀,也不是武士的灵魂,完全是凶器。既然是凶器,剥女人衣裳也好,杀狗戳粪也好,随便怎么用。"眠狂四郎"就这样出世了。主人公的魅力在于人格与遭遇,西方文学有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而日本战后武侠小说中最具魅力的形象是眠狂四郎。

系列小说《眠狂四郎无赖抄》在杂志上连载不多日,柴炼又另辟用武之地,在报纸上连载《遗剑知情》,与后来的《美男城》、《孤剑不折》合为战国三部曲,笔墨酣畅,大获好评。《孤剑不折》尤为扛鼎揭旗之作。这部长篇小说的背景是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家光当政的时代,幕府体制尚处于草创阶段。家光忧惧弟弟忠长谋反,家光的乳母春日局命柳生宗矩暗杀忠长,而辅佐家光的松平信纲认为杀掉忠长只会使世局更动荡,遣小野单刀派门徒神子上源四郎除掉柳生的暗杀团伙。旧武田家的50万两藏金,天主教徒们的浴血苦难,美音的姐姐丝耶行刺春日局,病弱的美音被卖进青楼,错综迭起的故事由刀串联,构成刀的世界,而源四郎对美音的纯爱是狂四郎身上所不见的。对决是剑豪小说的模式,小说家的高低取决于模式翻新,看谁把对决的场面写得更出彩,出奇制胜。柴炼描写源四郎与宫本武藏的养子伊织对决,教人不能不佩服他确是个中高手。可是,一把刀能救助几个人呢?源四郎黯然伤神,踏上旅途。柴炼说他喜欢写孤独的人,忍耐孤独比叱咤十万大军更难。没有雷同,打斗的场面多变,小说家本人也颇为自诩。

柴炼玩命写剑豪小说,某日更深,写累了仰卧,呆望天井,感到一种奇妙的空虚:为什么一直过这种日子呢?他自问自答:这就是自虐精神罢。当初眠狂四郎系列约定每周一篇,写20篇,最后一篇杀掉他,但读者要他活,结果断续写了近二十年,总计337篇。

柴炼的风貌,作家安冈章太郎是这样描述的:脸干瘦,像晒干的鲱鱼;一直抱着胳膊,嘴抿成八字形,不时翻动一下无边眼镜后面的黑眼珠靠上、三面露白的眼睛,目光灼人;成天皱着纵沟似的眉头,下巴弄成个梅干,似乎世上一切事情都教他厌烦。传闻某杂志费了两个小时才总算拍到了他的笑容。但柴炼自道:"我如果是冷酷无情的人,那肯定就不写武侠小说,而是一个劲儿写'纯文学'什么的。"

晚年,柴炼在《花花公子》杂志上开设《圆月说法》专栏,对年轻人说教人生,关于"无赖",他说:"依循自己的规则,也就是有理智的操控罢,不管世间说什么,只要自己相信那规则是对的,就照此行动。这样有自尊心的行动就是无赖。"

柴田炼三郎的一生是"无赖"的一生,卒于1978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