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没名没利谈何淡泊名利(3)

阿Q精神的“性幻想狂”。他认为,“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勾当了”。所以,当赵太爷的女仆吴妈在厨房与他谈几句闲天时,他便忽然抢上去对吴妈说:“我和你睡觉,我和你睡觉。”

阿Q精神的“泼皮耍赖”。他跑到尼姑庵偷萝卜,被老尼姑发现了,他还强词夺理,说:“这(萝卜)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

阿Q精神的“善于投机”。阿Q本来是对革命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的,但当他看到“未庄的一群鸟男女(在革命到来之际)的慌张神情”时,便想:“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阿Q革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阿Q精神的“自欺欺人”,即“精神胜利法”。阿Q与人家打架吃了亏,心里就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心满意足,俨然得了胜利似的。当他被关进牢房时,他便“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当他被拉去杀头时,他便“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所以,阿Q“永远是得意的”。

阿Q精神的“奴隶性”。阿Q看到审讯他的人穿着长衫,便知道这人有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地宽松”,立即跪了下来。长衫人物叫他站着说话,但他还是跪着,并且第二次审讯他时,他仍然下了跪。

醒世颠覆新论语

常人为利而奋斗,高尚的人们为名而奋斗。

论语解读

善良的人们会奋斗,高尚的人们会奋斗,这两大群体是了不得,他们是真正最可爱的人。

常人为利而奋斗,高尚的人们为名而奋斗。

共鸣语录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

临难毋苟免。

——《礼记·典礼上》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董仲舒

修身岂为名传世,做事惟思利及人。

——孙中山

旁敲直击

乔家经商之道:名利兼而取之

通和店是乔家在包头的大粮店,经营粮油米面,这里的东西货真价实,很受市面欢迎。而在过年时,他们却要弄一次“假”:通和店的白面有几个等次,面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有钱的吃上等面,穷人则吃普通白面,而到每年过年时,为了照顾穷人,使他们也能吃上上等的白面,他们就把上等的白面掺在普通的白面里,按普通白面价格售给穷人!——这一掺“假”,通和店肯定少赚了钱,但却周济照顾了穷人,相应的在这些穷人中树立了自己的商誉;而商誉又会招引来更多的顾客。所以,从长远看,通和店肯定会赚更多的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