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wick Street Market
贝利克街市集:便宜拣好康
如果你是英国流行摇滚乐团“绿洲”( Oasis)的忠实粉丝,可能听说过 Berwick Street,因为这条位于伦敦 Soho的小街,正是“绿洲”巅峰时期的专辑《 (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的封面拍摄地点。如果“绿洲”只会令你联想到番石榴汁或柳橙汁,那么这个地名对你或许代表另一个意义:在物价高昂的伦敦市中心,一个可以买到便宜水果和蔬菜的小小街市。
Soho的果菜市集自一八四○年代起便屹立于贝利克街,晚近以来,由于都市更新之故,菜市场规模缩小许多,如今仅余几个果菜摊、一个花摊和一个面包摊。除周日外,每天早上九点左右直到傍晚六七点,依然为 Soho的居民、上班族和附近小型餐馆的业者,供应新鲜又平价的蔬果。
这儿的东西有多便宜呢?傍晚减价时刻,摊贩把盛在不锈钢盆中的货色排在摊子最前方,一盆只要一英镑,里头可不光是本就不贵的洋葱、西红柿哦,往往还有并未枯萎、仍然新鲜的高价果菜。有一回,我立在摊前,端详这五颜六色的减价农产品,心想要不要也买上一盆呢。还在犹豫时,卖菜的大叔把盛着一大捆绿芦笋的不锈钢盆放下,说时迟那时快,横里突然伸出一只手,一把抄起钢碗。我转头一瞧,是位踩着高跟鞋的白领女士,此姝真是眼疾手快,令人佩服,超市里一把芦笋要价三四英镑哩。
这一摊的大叔和他在这菜市场上的同行多半讲得一口 Cockney腔的英语,我那两只连标准英国腔都听不太惯的耳朵,听到这口音浓烈、部分用字也不同的东伦敦方言,更是备受考验,有时实在搞不清楚大叔到底在讲啥。有些字我还懂,好比说一个 quid就是一英镑,可是“十个鲍伯”( ten bob)是多少,可就难倒我了,索性把小钞和铜板摊在掌心,请大叔自己动手拿。喔,原来是五十便士,半英镑啦。
我朝北走到市集最末的面包摊,这家的面包极好,有意大利式的拖鞋面包、佛卡夏扁面包,也有法式乡村面包。我们尤其爱吃老面发的圆球面包,外壳脆硬,内里扎实,微酸耐嚼。这一摊每周六打烊,还好本店就在波托贝罗路上,可以去那儿补货,顺便逛逛周六的大市集。
Soho是伦敦市中心著名的“食色”区,华人移民和留学生来这附近的唐人街大啖中国菜,游客来这里看小电影、春宫秀或尝试各种异国食物。坦白讲, Soho其实相当观光化,部分区域甚至有点庸俗。幸好还有贝利克街市,它不但让旅人多少能体会到伦敦平民生活的片段,更得以捕捉到古老伦敦的吉光片羽──这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气味,在狄更斯的时代便已存在..
备注:本节标题中“拣好康”是闽南语说法,是得到好东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