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背景板·零食(1)

爆米花

“砰——”一声巨响,一阵白烟,雪白的米粒、金黄的玉米变成蓬蓬松松的米花。这大概是很多人都有印象的事。

常常是在午后或者傍晚。胡同口、弄堂口就会出现这么一个人,他挑着或者用小车推着一大堆的器物:一墩矮矮的火炉、一架木制的风箱、一个长布条口袋以及一个肚子肥硕的黑色爆米花机。

他总是挑选一个背风向阳的角落,把这些东西卸下。然后,悠然地在四周寻上一些杂草、树枝,再把杂草、树枝和着煤块一起塞到炉子里,点燃炉子,拉动风箱。随着风箱“呼哧呼哧”地翕动,炉子里的火也旺盛起来。

这时候他的旁边已经围了不少端着大米、玉米的小孩或者大人。崩爆米花的人不需要任何吆喝和宣传,他出现的地方就是孩子们的焦点,而且背后总是排着一条长长的端着一碗大米或者玉米的队伍。

崩米花的人接过他们的米,把它们倒入爆米花机,加上少许糖精,盖严;把爆米花机放在炉上转动起来,一边拉动风箱;转动数十个来回后,他停了下来,把爆米花机移开炉子,口对准那个长布条口袋;左手拎着机器,右手拿着一截钢管,用力一撬。“砰——”一声巨响,一锅米花就爆好了。孩子们所有的期待和幸福几乎都在这一声巨响中。胆大的站在旁边捂着耳朵听,响过之后就立刻跑过去,捡落在地上的米花。胆小的站得远远的,白烟散尽后再跑过去。

曾几何时,爆米花是小孩子的主要零食。大家抓着吃、抢着吃,还有一些调皮的孩子,把头埋到装米花的盆子里,直接用嘴巴吸着吃。香香甜甜的爆米花,总让人嗅到童年的味道……

它要爆的时候,我就捂着耳朵,一爆一大盆!

张蔷(生于1960年代,歌手)

“砰”一声,一锅爆米花就好了。我记得锅被浓重烟灰熏成很黑的颜色,还有一个压力表,一个破麻袋。我现在都不知道它是怎么崩出来的。我觉得那是个节日。

许知远(生于1970年代,学者)

冰棍

冰棍,有些地方又叫冰棒或者棒冰。一种棒状的冰制品,用砂糖、香精、色素加饮用水或者牛奶、豆制品制成,冰凉甜润,曾是小孩子夏天最眼馋的零食。

夏日的午后,蝉声高扬,炎热的天气让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卖冰棍的人就出现了。他们一般骑着或推着自行车,自行车后架着一个木头或者泡沫箱子,里面就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冰棍。那时候冰棍品种比较单一,只有红果冰棍、小豆冰棍、奶油冰棍等几种口味。冰棍也比较便宜,一般都是三分钱或五分钱一根。

卖冰棍的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吆喝:“冰棍,卖冰棍咯!”这个声音对孩子来说,充满了莫大的诱惑。从大人手里拿到钱之后,小孩子就飞快地往外跑。这时候卖冰棍的人旁边往往围了一圈馋嘴的小孩。

从卖冰棍的人手里拿到一根冒着白气的冰棍后,口水已经止不住要流出来了。先小心地剥去上面裹着的纸,再美美地舔上一口,冰冷沁骨,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那时吃冰棍,一般都舍不得咬,而是用舌头舔着吃。在酷暑的夏天,坐在门槛上,仔仔细细地舔完一根冰棍,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吃根冰棍在当时是件很幸福的事,所以冰棍纸和冰棍的棍都让孩子们迷恋。他们常常在吃完冰棍后,把冰棍纸和冰棍的棍都收拾起来。冰棍纸一般是自己收藏,棍子收拾洗干净后,则可以用来玩游戏。如果谁手里有十几二十根冰棍棍子,对孩子们来说,那就是个很富有的人了。

现在已经不再有卖冰棍的人穿街过巷,当年吃冰棍的小孩也已长大成人。而“冰棍,卖冰棍”的吆喝声,却不时会出现在他们的回忆、文章和睡梦里。

我记得小时候一般的冰棍三分钱一根,五分钱就可以买一根奶油冰棍。

董浩(生于1950年代,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