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科技的发展与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也随之展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中国的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项工作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展起来。

(一)教育迅速发展

1953年1月,政务院提出“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文教工作方针,强调教育工作的重点是高等教育,中心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高、中级人才;同时打好普通教育的基础,整顿巩固中小学,积极做好扫盲工作;注重提高教育质量,给学生以“德、智、体、美”的全面教育。为调整高等院校布局,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沿海地区的一些高等院校的系科、专业迁至内地组建新校,还有部分院校全部或部分迁至内地建校。到1956年,全国高校发展到196所,在校学生由1952年的19.1万人上升到40.3万人;各类中等学校在校学生由1952年的441.7万人上升到763.3万人。普通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和工农兵群众的业余文化教育也都有了很大发展。成人教育和职工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干部和工人的素质,为各行各业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在新中国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学工作的历史性进步

1954年3月,中共中央批准科学院党组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开始的时候,必须大力发展自然科学,以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并帮助全面了解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批示还系统地阐明了党的团结科学家的政策,大力培养新生的科学力量的方针和建立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包括高等学校和各生产部门科学研究机构在内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的方针。中共中央的批示,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明确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中国科学院的组织形式作了相应改变。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学科性的学部,以便更好地团结全国科学家,领导并推进中国的科学事业。经过积极筹备,经国务院批准,中科院聘任233位学部委员(在大陆的前中央研究院院士,绝大部分都被聘为学部委员),分别建立了数理化学部、生物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并逐渐形成科学研究体系,为全面发展科学事业,制定科学长远规划奠定了基础。到1955年底,全国科学技术人员已达40多万人,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超过了800个。这支力量在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建设新的工业基地和消化、使用当时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和设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三)充满生气的文学艺术

1953年9月召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强调,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是过渡时期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基本准则。1954年1月,中共中央对文化部党组的报告作批示指出: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地发展适合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电影的创作,同时对民间原有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势应广泛地、正确地加以发掘、利用、改革和发展。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抓紧对文艺创作(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的领导,引导作家按照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前进,同时克服在领导创作上简单的行政方式和粗暴态度。这一时期,文学家、艺术家努力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新社会的主人工农兵的新面貌、新品质,使文学艺术同人民群众有了密切的联系,许多文艺作品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在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还进行了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这个批判,是对五四运动以来有影响的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进行一番清理和批评。很快,这场批判被扩展到哲学、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对胡适唯心论思想的批判。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非常重视人民的身体健康,努力加强体育工作。在医药卫生方面,这几年也取得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城乡卫生医疗网初步建立起来;国家工职人员、大学生和工矿企业职工都享受到公费医疗和劳动保护;国家采取减免费用的办法,加强对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的治疗;许多严重传染病得到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普遍提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