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同学间的相互影响。傅斯年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多灾多难的时代,这激励了一代知识分子奋发努力,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奋斗。傅斯年在欧洲留学时期就聚集了这样一批人,他们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共同进步。傅斯年在学业上的进步,与这批人的影响和互相砥砺密切相关。傅斯年由英国去德国柏林大学,原因之一就是一批青年学子包括陈寅恪、俞大维等人正在柏林大学留学。他到柏林大学不久,何思源、毛子水、罗家伦等也相继到了柏林大学。这里简要叙述他们互相砥砺和互相启发的情况。
陈寅恪生于1890年,和傅斯年一样,也出身于世代书香世家。其祖父陈宝箴,清末官至湖南巡抚,因支持戊戌变法,推行新政,被慈禧太后革职。父亲陈三立,晚年号散原老人,是清末四公子之一,为晚清著名诗人。陈寅恪自幼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6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识字,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和诸子之学。俞大维回忆说:“我们这一代的普通念书的人,不过能背诵《四书》、《诗经》、《左传》等书,寅恪先生则不然,他对十三经不但大部分能背诵,而且对每字必求正解。”[2]由此可知陈寅恪幼年读书的勤奋和国学功底的深厚。陈寅恪从十三岁开始随从长兄、著名画家陈衡恪去日本留学,后来一度回国,进一步广泛涉猎中国传统书籍。其侄陈封怀回忆说:“祖父藏书很丰富,六叔(陈寅恪)在他十几岁时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他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3]陈寅恪自己也说:“因髫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竟至通宵达旦。”[4]以后又留学美、英、德等国,精通几十种文字,正如罗家伦所说:“除近世重要文字外,还有希腊、拉丁、梵文、巴厘文、中波斯文、突厥文、满文、蒙文、藏文等,供他参考运用的总计不止十六七种”。[5]在德国留学期间,他们各有自己的专业,利用吃饭和晚上互相讨论,切磋学问。赵元任夫人杨步伟曾回忆说:“我们1924年5月离美(到了柏林),会见了一大些旧识新知,最近的就是寅恪和孟真。那时在德国的学生们大多数玩的乱的不得了,他们说只有孟真和寅恪两个是‘宁国府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他们常常午饭见面,并且说好了各吃各的,因为大家都是苦学生么。”[1]傅斯年留学期间受陈寅恪的启发和帮助很大,以后的长期共事中,两人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成为学人交往的典范。
[1] 屈万里:《敬祷傅孟真先生》,《傅孟真传记资料》(一),(台)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页。
[2] 俞大维:《怀念陈寅恪先生》,见张杰,杨燕丽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 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4] 王钟翰:《陈寅恪先生杂忆》,见张杰,杨燕丽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5] 罗家伦:《元气淋漓的傅孟真》《傅孟真传记资料》(一),(台)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第94页。
[1] 杨步伟、赵元任:《忆寅恪》,见张杰、杨燕丽编:《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