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骚与执念

佛经里有这样一首偈:“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杂事真常。”

佛教告诫人们要平息嗔怒之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嗔”者总是寥寥可数,牢骚满腹、嗔怒无常者屡见不鲜。他们总是烦恼不已,以致自食恶果。

发牢骚是我们都曾体验过的激动情绪。古人认为,牢骚满腹易怒者,有损健康。张从正《儒门事亲》曰:“怒气所至,为呕血,为食泄,为煎厥,为薄厥,为阳厥,为胸满肋痛,食则气逆而不下,为喘渴,烦心,为目暴盲、耳暴闭、筋解;发于外为疽痛。”因此,佛教把牢骚和愤怒说成能影响人的身材和容貌的恶习,其意在劝诫人们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心怀嗔怒和怨恨。否则,就会烦恼丛生,自食恶果。

牢骚对人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有数据显示,发牢骚者,怒发冲冠,脸色初赤后青者占19.3%,脸色变青者占25.8%;眼球多突出,视线亦有变化;咬牙切齿,唾沫四溅;声音发抖,吐词不清;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急促,经常发牢骚者,最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既然牢骚有这么多不利之处,那么我们应该竭尽全力消除牢骚。佛经说:“心净则佛土净。”一个人若能自净其心,就能凭借自身的善因,得到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净土),那么一切烦恼都会远离自己。因为修行之后,身心的抵抗力增强了,对外界的刺激都会以“平常心”见之,无明的烦恼也会因此而消失净尽,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牢骚,不会有嗔怒。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远离“导火索”。通常来说,牢骚满腹并非无缘无故,往往由因外界刺激的“导火索”而引发。为了远离“导火索”,我们应当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不为闲事所束缚,即可以通禅,从而将牢骚抛诸脑后。

2.转移“兴奋灶”。人在发牢骚时,大脑会有一个强烈的负性情绪“兴奋灶”,要消除牢骚,必须将此“兴奋灶”加以转移。转移的方法有很多,如听音乐,欣赏名画,进行运动,参与娱乐等。佛教的忏悔、念诵、修禅等都是有效的方法。

3.默念“暗示语”。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正常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意使自己平息牢骚。在即将发牢骚时,我们不妨默念“暗示语”:“不要发牢骚!”“发牢骚有害健康!”等,默念暗示语常可以起到自我警觉的作用。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