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7、说谎的骗子与游客
有些小故事文字不多,但却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逻辑内容,有些小故事内容甚丰,但其联结思想的逻辑框架却十分简单。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表明故事的创作或欣赏与逻辑有关。
从前有三个骗子,他们骗人的方法是与人打赌。由参加打赌的人各说一段荒诞无稽但又是亲身经历了的事情。说完以后,听的人如果认为是假的,他就算输了。他们用这种方法骗了不少人。
一天,三个骗子碰到了一个看上去很有钱的游客,于是胡搅蛮缠地要与这个游客打赌,赌物是包括每个人连衣服在内的所有财物,游人无奈,只好同意。
第一个骗子开讲了。他说:“妈妈整天让我挑水,我家的后边是一座高山,山那边是大河,挑水翻这座大山可真累。于是我就想在山中挖出个大洞,让水直接流进我家水缸里,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挖洞的工具。一天,我看见妈妈在绣花,我一把抢过她的绣花针,轻轻往山底一扎,立刻扎出一个一丈多宽的山洞,这一下,我再也用不着去挑水啦!”
第一个骗子把经历讲完了,另外两个骗子点点头,同时得意地看着游客。没想到那游客也点点头,还信服地说:“这完全可能。”三个骗子有点失望。
第二、第三个骗子也照例胡编了一套自身的荒唐经历,以为游客会上当,但也一一失败了。
等到第三轮游客讲自己的经历时,他说:我本来并不是游客,是个普通的庄稼人。有一年,我的地里长出一棵奇大无比的棉花,但这棵大棉花却只结了三个桃。桃张开以后,竟从每个棉桃里各蹦出一个小人来。因为棉花是我种的,按照法律,这三个小人应该是我的终身长工,因此,我就整天看着他们,叫他们给我干活。可是这三个家伙很不听话,有一天趁我不注意结伙逃跑了,还偷了我家许多东西。我就是为了寻找这三个长工,才从家里出来的。今天,我终于找到了,你们三个就是从我棉花里蹦出来的那三个小人。你们说,这是真的吗?那三个骗子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感悟逻辑】
聪明的游客胜利了。聪明的游客是怎么胜利的呢?原来他以三个骗子骗人的条件为其前提,构筑了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真的,那么他们就得做我的长工;
如果三个骗子认为我说的是假的,那么,按照约定他们就得丧失全部财产;
三个骗子要么认为我说的是真的,要么认为我说的是假的;
所以,三个骗子要么做我的长工,要么其一切财产归我;
因此,无论回答是真的或是假的,都使三个骗子陷入困境。
你们看,这个故事的内容可谓不多,然而,其逻辑的主要框架却仅为一个二难推理。游客正是凭借这个二难推理,使三个骗子陷入窘境。
下面我们来看另一则故事:
从前,有一富商雇了一位更夫。一天清晨,更夫跑去对富商说:“先生,我做了个梦,梦见主人今天外出要遭不幸,只有改变出行路线,方可化险为夷。”富商听从了更夫的劝告,临行前决定改变外出路线。后来了解到:原来要走的路线果然发生了抢劫。富商十分庆幸自己的幸运,对更夫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然而不久就发生了一件怪事,不知因为什么,富商一方面辞退了更夫,一方面又给了他一笔丰厚的奖赏,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感到纳闷。
故事到此结束,全文不到两百字。
富商为什么要一边辞掉更夫,一边又给他一笔丰厚的赏赐呢?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自相矛盾,令人不可思议。然而,只要对其所包含的道理进行逻辑分析,就会发现富商这么做的高明所在。
从故事中所提供的事实来看,富商辞退更夫遵循了以下推理的程序:
只有晚上睡觉,才会做梦,
这个更夫做梦了,
所以,这个更夫晚上睡觉了。
如果更夫晚上睡觉,那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更夫,
这个更夫晚上睡觉了,
所以,这个更夫不是称职的更夫。
凡是不称职的更夫是不能雇用的,
这个更夫是不称职的更夫,
所以,这个更夫是不能雇用的。
更夫的职责就是夜间巡视的,如果晚上睡觉,就失去了雇用更夫的意义,所以,富商辞去晚上睡觉的更夫,是在情理之中的。
再者,富商给予更夫一笔厚赏,也是有其依据的,这就是:
凡是对主人立下功劳的人都应得到重赏,
这个更夫对主人立过功劳,
所以,这个更夫应该得到重赏。
据此,富商在辞退更夫的同时,又给予了更夫一笔重赏,不但不会有逻辑矛盾,反而显示了富商在用人上的不同凡响,对于同一个更夫,也是赏罚分明,处理得体的。
连载38、财主的笨儿子
从前有一个财主,他生了一个十分笨的儿子,以致财主每次出门都得为他准备回答客人提问的问题。有一天,财主要出门,他吩咐儿子说:假如有人问你,咱们家门口的石狮子是哪一位石匠雕刻的。你就回答:小畜生何劳询问。假如问你:令尊何往。你就回答:上山与名僧下棋去了。假如继续问你:何时归来。你就回答:早则日暮,晚则与僧同宿。假如问你:壁上所挂的是何画。你就回答:是唐朝的古画。假如问你:案上所置何物。你就回答:是传家之宝,一代一个。吩咐完后财主出门走了。果然有客上门。
客人:令尊大人呢?
财主儿子:小畜生何劳询问?
客人:令堂大人呢?
财主儿子:上山与名僧下棋去了。
客人:何时归来?
财主儿子:早则日暮,晚则与僧同宿。
客人:你讲的是什么话?
财主儿子:唐朝古画。
客人:你真是个活宝,可笑之至!
财主儿子:这是传家之宝,一代一个。
财主的儿子死记其父交代回话的顺序,而不按客人问话的要求回答,结果骂了父亲,又污辱了母亲,也嘲弄了自己。这在哲学上叫形而上学,逻辑上叫判断不恰当。
【感悟逻辑】
判断是对事物的一种断定或看法,作为一种断定,它不是对事物有所肯定,就是对事物有所否定,它不是真的,就是假的。作为记者、编辑或通讯员,判断正确,报道就真实,判断错误,报道就要失实。而失实的新闻影响是很坏的。近年来,人们对于假广告、假新闻深恶痛绝,就说明了这点。足见判断恰当的重要。
怎样才能判断恰当呢?根本点当然是调查研究,努力掌握充足的第一手材料,但同时要注意判断的逻辑要求。
首先,必须确定判断的思想内容,即判断主谓项所表达的含义必须确切而不得含混。
(1)水能灭火。
(2)怎么,下雨还不好呀?
煤炭部整党抓思想解放不够要害。
例(1)表述的思想是不确切的或不全面的。在某种情况下,用水灭火是有效果的,但是换了另一种情况,却会毫无效果,相反,还会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如森林大火、汽油库爆炸,用水灭火就无济于事。例(2)笼统地肯定“下雨都好”,对久旱缺雨的地方,下场大雨当然是好事,而对久雨成灾之地,再下大雨,就只会加重损失。例(3)作为一篇新闻的标题,其思想内容含混不清,人们读后,以为作者是在批评煤炭部的整党工作没有抓住要害,实则是表扬煤炭部的工作抓住了“思想不够解放”这个要害。你们看,判断的思想内容要是模糊不清,后果会多么严重。
其次,判断的思想内容不得自相矛盾。这里包括:同一判断中的主项与谓项不得自相矛盾;主项、谓项自身不得自相矛盾;同一思维过程中,亦即同一篇文章或同一个报告中,对于同一个思维对象的同一属性,不能做出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
(1)炎热的整个暑假在阵阵带有凉意的秋风中过去了。
(2)能否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完成我国四化的关键。
(3)今年的比赛,荟萃了七个国家的十六名高手,他们基本上都是去年的世界二十五强。
在例(1)中,主项“炎热的整个暑假”与“阵阵带有凉意的秋风”是互相矛盾的,因而这个判断是不恰当的。例(2)中的主项是一个矛盾概念,它与谓项可以构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因而是不通的。例(3)中的“十六人”与“二十五强”说不通,“基本上”与“都”又自相矛盾。这样的论断出现在报道中,自然要影响新闻的科学性、真实性。
判断不准确、不恰当,不但会影响甚至削弱新闻的社会影响,而且有时还会造成现实的社会危害。记得二十年前,某地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公社书记听了密植能够增产的报告,回来召集各队干部动员说:“密植能够增产,这是被苏联科学家证明了的,要想取得高产,早日进入共产主义,各大队就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全面推广密植。”
公社书记一动员,各大队立即遵照执行。于是原来下四十斤种,现在下八十斤、一百二十斤甚至几百斤,以为播种越多,密度越大,产量越高。结果是适得其反,密度越大,产量越低,甚至颗粒不收,造成了各大队的普遍减产。究其原因,也与判断不恰当有关。众所周知,“密植能够增产”是个或然判断,既是或然判断,就有增产、不增产甚至减产三种可能。而且,事实也告诉我们:并非任何密植都可以带来增产,更不是越密就增产越多。所谓“密植”,应是“合理密植”的意思,这种密度究竟到何种程度较为合适,必须以土质、肥料、阳光、通风等条件为基础。各个地方应有适合自己这里条件的密度。可见,“密植能够增产”的判断并不恰当,恰当的判断应该是“合理密植能够增产”,至于怎样才叫合理密植,那应通过实验来确定。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判断错误或不恰当,也是会“害死”人的啊!
连载39、啼笑皆非的批评
有这样一则笑话:
某乡镇的一位干部到周边的村镇检查沼气池的施工情况。到了施工现场他问农民道:“一个沼气池大致要挖多深?”农民回答说:“六尺左右吧。”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干部在乡镇开一个沼气池施工经验的交流会,他要求从各地来的技术人员说说施工是否按科学要求严格进行。一个技术人员站起来回答说:“据我所了解,施工是按科学要求严格进行的,一般池深均在两米左右,符合池深要求。”这位干部一听火了,说:“你们是怎么施工的?农民说沼气池要挖六尺左右,你却说是挖两米,两米顶个屁用,这样乱来,还成什么体统!”
在场的人听了,个个啼笑皆非。
笑话,往往是对现实生活的幽默反映。它促使人们在一笑之中获得某种启迪。
大家知道,“尺”是我国计量长度的单位,“米”是国际计量长度的单位,一米等于三尺,两米与六尺相等,这是小学生都懂得的数学常识。而那位干部,却把具有同一关系的两个概念,看成是两个表示不同深度的概念,在这位干部的心目中,两米是个丈量长度的很小单位,两米即“两粒米之长度”也,这样微小的长度怎么能和六尺的偌大距离相提并论呢?难怪他要理直气壮地责怪那个汇报两米深的技术员了!自然,它所带来的结果,只能是与会者的一种苦笑。
这件事,除了说明某些人的知识贫乏,不能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情况外,同时也说明了解概念间的各种关系,并正确处理它们之间关系的必要性。
【感悟逻辑】
概念与概念在外延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关系。从大的方面来说,有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
所谓相容关系,就是指两个或几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其中又有三种情形:
(1)同一关系,即两个或几个外延完全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北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交叉关系,即两个或几个外延有一部分重合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如“青年”与“运动员”。
(3)从属关系,即两个概念中,一个外延大的概念包含着外延小的概念,外延小的概念完全被外延大的概念所包含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报纸”与“中国的报纸”。
所谓不相容关系,就是指两个或几个外延互相排斥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两种情况:
(1)矛盾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相互排斥,其外延和等于属概念外延的一种关系,如“红色”与“非红色”。因为它们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和等于属概念“颜色”的整个外延。
(2)对立关系,即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其外延和小于属概念外延的一种关系,如“红色”与“白色”之间的关系就是。
此外,还有并列关系,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概念与概念在外延上的关系,实际上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错综复杂关系的反映,它从一个方面反映着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是不可混淆的。混淆了,不但会在概念的使用上造成逻辑混乱,而且会在实践中造成一定的危害。请看事例:
(1)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首都和北京。
(2)不正之风就是走后门。
(3)我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工人阶级,因为我并不是一无所有。
(4)对抗就是消灭矛盾,专政就是消灭民主。
(5)既然他是非马克思主义者,这就是说他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者。
(6)河南安阳查获了一起倒卖汽车的重大案件,主犯把九十五名国家干部、七十八名共产党员拉下了水。
在例(1)中,“祖国首都”和“北京”本是同一关系的概念,是不能并列的,这里把它并列起来,就会使人误认为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在例(2)中,不正之风与走后门是属种关系,“不正之风”是属概念,“走后门”是种概念,两者并非同一关系,但这里却把它们看成了同一关系,因而大大缩小了“不正之风”的范围。在例(3)中,“无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本是同一关系的概念,行文中是可以通用的,但是这里却把它们看成了矛盾关系,这就会给人造成错觉,以为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阶级。在例(4)中,“对抗就是消灭矛盾”,是把属种关系误认为同一关系,而“专政就是消灭民主”则是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看成了同一关系,这样一来,对抗与矛盾的差异不存在了,专政与消灭民主成了完全同一的东西。在例(5)中,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是矛盾关系,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是对立关系,两者有着不同的性质,但在例(5)中说话者却把两者等量齐观,这就容易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例(6)中,“国家干部”和“共产党员”是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不能并列的,但在这里却并列了,这样,无形中就会夸大被罪犯拉下水的人数,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
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概念,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性质,就要注意不要把相容关系误为不相容关系,也不要把不相容关系误为相容关系。同理,是相容关系中的同一关系,就不能说它是非同一的关系,是不相容关系中的矛盾关系,就不能说它是对立关系,反过来也是一样,否则,事物之间的界限、性质就会被颠倒、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