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其实很好玩》(9)

 

连载24、翻译的幽默

在一次闲谈中,友人说了这样一个笑话:

在一次有外宾参加的宴会上,当一盘雪白如玉的去皮鸡蛋端上桌以后,外国友人不知这盘光耀夺目的菜肴是什么,于是,就问翻译。没想到,翻译也忘了鸡蛋应译成什么了,只好灵机一动,说:“这是公鸡夫人生的儿子。”外国友人先是一愕,而后又哈哈大笑起来,称赞翻译译得好,有幽默感。而翻译也没有想到,一句困境中脱口而出的话,竟使自己意外地摆脱了困境!真是歪打正着!

这说明:在各种交际的场合,人除了应有其原则性外,还要有其灵活性,要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反应。对于同一个思想或同一个事物,不要拘泥于某种表达形式,而应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当一种表达形式不适用时,就要改用另一种表达形式,从各种表达形式之中,择取最佳的表达形式。换句话说,就是要处理好判断与句子的关系。

【感悟逻辑】

判断都表现为句子,句子则不必都表现为判断,它们的关系相当复杂。下面着重介绍其中的两种关系。

第一,同一个判断,可以用不同的句子来表现。

宋朝有几个文人讨论“赛马中有马踩死了一只犬”的文章应该怎么

写较好,于是有下面五种写法:

(1)马逸,有犬死于其下。

(2)有犬死奔马之下。

(3)适有奔马,践死一犬。

(4)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

(5)逸马杀犬于道。

同是写狗被马踩死,却有五种表达形式。这五个句子,简繁程度不同,表意形象程度不同,思想准确程度不同,但都是在说明“有条狗被奔马踩死”这句话。相对来说,五个句子中例(2)表达得既形象,又准确,是五句中的佳作。

第二,同一个句子,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有一个算命先生,总是跟来为自己父母算命的信男信女们说这样一句话:“你家是父在母先亡。”结果,不管被算者的情况怎样,他都能做出使你满意的解释。“秘密”在哪里呢?就在于这句话加入过去、现在、将来的时态以后,可以形成以下六个判断:

(1)你家是父母均死,且母亲先于父亲死。

(2)你家是父母均死,且父亲先于母亲死。

(3)你家是父亲在,母亲先死。

(4)你家是母亲在,父亲先于母亲死。

(5)你家是父母均在,但母亲将先于父亲死。

你家是父母均在,但父亲将先于母亲死。

由于一个句子同时可以表达六个不同内容的判断,而这六个判断,又包括了父母死亡先后的各种情况,因而算命先生凭着这种含糊其辞的句子,也就可以应付各种情况了。

了解判断与句子的上述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它能帮助我们使思想的表达既准确,又生动,克服抽象思维枯燥乏味的现象。

(1)这条新闻是重要的。

(2)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

(3)重要的新闻是这一条。

(4)谁说这条新闻不是重要的?

难道这条新闻还不重要吗?

在一篇文章中,在适当的地方将一个肯定的思想用反问句的形式表达,既表达着同肯定一样的意思,又可以起到反驳的作用,从而大大加强了论证的“战斗力”、说服力。

其二,在特定的条件下,应用判断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可以避免麻烦,不受其害。

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迷信思想作祟,说话是有很多禁忌的。例如,如果皇帝问你他是否长寿,你即使恭维地说:“您一家会比您早死”,那结果是轻则一顿毒打,重则脑袋搬家。倘若你说:“陛下定会比您全家长寿”,虽然这句话的实质和前者没有两样,但却可以获得皇上的欢喜,因为在这句话里,回避了那个令人生厌的“死”字。

连载25、因小失大

陶朱公范蠡住在陶时,家财万贯。可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囚禁起来。

范蠡知道后,爱子心切,说:“我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可以不在市中被处死。”于是备足千金,准备让小儿子去楚国走一趟。

此时,他的大儿子争着要去救弟弟。他争吵着说:“父亲不让我做长子的去,一定是认为我是不孝之子。”说着就要自杀。众人赶忙拉住,孩子的母亲也在范蠡面前为他说好话。 

范蠡无奈,只好同意,写了一封信,让他交给自己过去的好朋友庄生,并叮嘱大儿子:“你到了楚国,把这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他的,千万不要与他争辩。”

范蠡的大儿子到楚国之后把千金送到庄生那里。庄生对他说:“你赶快回去吧,即使你的弟弟放出来,你也不要问为什么。”范蠡的大儿子听了,假装离开楚国,暗地里却住在了楚国贵人的处所。

庄生很穷,却是一个具有廉洁美德的人。楚国的人都很敬佩他。

这一次他本不想收,但又怕年轻人沉不住气,就想先把钱放在这儿,等事情办成了再还给范蠡。由于庄生的努力,楚王决定要大赦犯人。范蠡的大儿子心想:楚王要大赦犯人,弟弟也就自然而然会放出来,千金不能白白地送给了庄生。于是就又去见庄生。

庄生大吃一惊,范蠡的长子说:“我一直放心不下,所以没回去。现在弟弟就要大赦出来了,所以特地来向您辞行。”庄生十分明白范蠡长子的意思,就让他自己进屋去取钱。

这一来,庄生感到十分气愤,觉得被范蠡的长子戏弄了。于是进见楚王说:“楚王您大赦是为了修德去凶相。可我听世人纷纷传言,是因为范蠡的儿子杀了人,而范蠡家极为富有,贿赂了大王左右的人。所以说楚王大赦只不过是为了范蠡的儿子罢了。”

楚王闻言大怒,下令杀掉范蠡的二儿子,第二天才下赦令。

范蠡的长子带着弟弟的亡命通知回来,家人都十分悲伤,只有范蠡笑着说:“我早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二弟。你从小和我一起创业,知道这里面的艰辛,看重财富,不肯轻易抛弃。最终还是你杀了你二弟。”

范蠡对自己的儿子了如指掌,知二子不能保,又怕害死长子,只好任他去。有血的教训,他才能明白道理,不是不教,而是教法不同。

【感悟逻辑】

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本。人们做事前,一般也会权衡利弊,比较得失。世间有很多“大”与“小”的问题,需要人们做出判断,进行选择。不同的人对“大”、“小”的认识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而也有着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只注重于可以看得到的直接利益,却容易忽略那些无形的、间接的、潜在的损失,而对于真正潜在的危险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直到灾难已成,无法挽救,他们也就只能在自己制造的精致躯壳中坐以待毙。

人类工业化的过程也是这么一个明显的例子。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却也给大自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要弥补这些损失,可能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连载26、东施效颦

西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美女。她是春秋时期越国人,其美貌简直到了倾国倾城的程度。无论是她的举手投足,还是她的音容笑貌,样样都招人喜欢。据说,她有心痛病,经常手捂胸口,微皱眉头,久而久之便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姿态。这使人看了更觉得她越发迷人了。西施家住在若耶溪的西岸。在东岸也有一位女子,叫东施。东施不仅长得难看,而且也没有什么修养。她十分妒忌西施的美貌,每当听到人们赞美西施的时候,她总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会比她更美丽的!”从此以后,东施开始处处效仿西施,和西施穿一样的衣服,梳一样的发式。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没有人说她长得漂亮。

有一天,东施去集市上买东西,忽然看见有好多人在一起,像是在谈论着什么事。东施走上前去,听到人们说:“真是美丽极了!”接着,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东施顺着人们的眼光看去,发现是西施正从路口走过。说话间,西施见到有这么多的乡亲在一起,就赶忙向大家打招呼。这时,有人问道:“西施,你这是往哪里去啊?”“我的心痛病又犯了,去抓点药。”西施说完,又把眉头微微一皱。东施偷偷地观察了一番,发现西施手捂胸口,双眉皱起,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娇柔的女性之美。东施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被西施的这种美丽打动了。回到家后,东施想,人们那么喜欢西施生病时的样子,就说明那样的动作和表情很迷人。

第二天,东施在家里好好地梳洗打扮后,便来到了集市上。在拥挤的人群中,她便开始学西施昨天的样子。她暗自高兴地想:我这样做一定也是很美丽的,一会儿一定能听到人们的赞美。可是,令东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的矫揉造作使她丑上加丑。人们看到她这个样子都远远地躲开了。

【感悟逻辑】

我们从文中读到:东施不顾自身的条件,扭捏作态,盲目模仿,结果是丑上加丑。东施运用的这个类比推理是错误的。因为正确的类比推理要求类比对象之间的相同属性要多,并且这些相同属性应该是本质属性。

东施不了解西施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多方面的条件决定的。如果要学习的话,也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借鉴别人的长处,因己制宜,扬长避短,这样的模仿才有积极的意义。相反的,如果不从自身的具体实际出发,不加分析地一味追求形似,生搬硬套,舍己而效物,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这是犯了机械类比,就是将两个或两类本质不同的事物,按其表面的相似来机械地加以比较而得出某些结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