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特纳式的电视产业(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线电视面向专门市场而非整个国家的特点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他们认为,美国社会派别林立,各派之间各自为营、相互隔膜的现状虽然也有其他因素,但是有线电视的运营模式是主要原因。当然,造成社会现状和认识到社会现状并加以利用是两码事,不过这些人的指责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很显然,如果每天晚上全国人民都能按自己需要收看各种电视频道,比如保守派人士忠实地关注福克斯新闻频道,体育迷将频道调到ESPN,年轻人锁定音乐电视频道,那么这跟从前的美国小家庭坐在一起收看《我爱露西》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不管他们是不是喜欢看的情况肯定是有差别的。电视节目撰稿人罗恩·贝克尔(Ron Becker)这么说道:“有线电视网及其电视节目在吸引目标观众群的同时,也向无意收看此类节目的观众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即该媒体产品并不适合他们。”照这样说来,有线电视对于社会隔膜的责任在于这种信号与媒体产品本身。

法学教授卡斯·松斯坦(Cass Sunstein)甚至将有线电视与其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的那种分隔作用,视做是对自由社会的理念的威胁。“在民主社会中,”松斯坦写道,“人们既不应该生活在回音室里,也不应该生活在信息茧中,他们应当能看到和听到最广泛的话题和思想。”仔细体味,这番话中有些需要理清的似是而非的观点。松斯坦所担心的并不是过多的信息源(这反倒是与维系民主社会的自由言论相辅相成的),而是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被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可以躲进由经过筛选的信息和眼光褊狭的兴趣构成的个人小世界(即松斯坦所说的“信息茧”),逃离那些作为美国人应当知晓的国家大事。如果说各大广播网络因为没能为个人创造独立空间而显得无甚趣味,那么这些公司至少是在培育如今已逐渐缺失的国民文化,而这种国民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如果一个国家被性别、年龄、政治倾向等各种类别层层分割,那么像水冷式核反应堆这种争议性话题也就完全失去了讨论的可能性。

这种说法显然有其正确性。然而,纵观20世纪通信业的历史,有线电视与其后的互联网在将我们带回那个集中管理的大型媒体出现之前的产业分裂时期的时候,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这个到当时为止趋向统一的美国社会的分裂。事实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组成的广播业垄断三巨头的统治,带来了美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历史上一段极为反常的时期。

被有线电视终结的那个“大众媒体”时代,确实造就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同一性。从20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早期的60余年间,居住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可胜数的人,在同样的时间收看或者收听同样的节目内容,这在之前或者之后都是从未有过的事情。1956年,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在埃德·沙利文娱乐节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现身,难以置信地吸引了83%拥有电视的美国家庭观看。1955年播映的音乐喜剧片《灰姑娘》吸引了107亿观众,这几乎占了当时美国人口的60%。直到1991年时,《纽约客》媒体撰稿人肯·奥莱塔(Ken Auletta)还这么说:“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电视产业从来指的就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这3家公司,它们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教堂。”全世界的电视网络公司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集中管理的信息体系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线电视以及其后的互联网的崛起就不是一种革新,而是一种反革新了,两者将被集中起来的美国民众的注意力重新分散到原来的状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型媒体帝国崛起之前,美国可没有什么统一的文化取向,可以说是由于技术上的不足,阶层、种族、地域和其他因素分隔开了美国社会。地域或许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分隔因素,当时的娱乐和文化都局限在各地的小范围内。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一统天下之前,早期的无线电产业由成百上千个地方电台组成,那些电台不管设备多么简陋,都独立播送各自的节目。电影产业也是一样,在好莱坞电影公司占据统治地位之前,地方电影院自行选择各自放映的影片。自然而然,在电报技术问世之前,报纸也都是在当地发行流通的。如此说来,有线电视虽然瓦解了一种全国性的大众媒体文化,其实只是瓦解了20世纪信息技术中一种昙花一现的发明。要是从19世纪的美国公民中随机选择两位令其交谈,恐怕很难为他们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因为他们同现在的人们一样缺少共同的信息背景,虽然当时也有水冷式核反应堆问题,但也无济于事。

就我们的讨论所要达到的目的而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开放的媒体有很多优点,但是不能放任它去统一整个国家。当国家被完全统一成一个社区或者联合体时,接踵而至的必然是集中管理的大众媒体,法西斯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开放的媒体可以带来各种各样分门别类的信息,这样多元化的信息不可能消弭或者抑制派别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差异,而是加强了差异的程度。早先那些推广有线电视的有识之士都没有看到这项技术加剧社会隔膜的力量,在他们看来,避免导致美国社会文化趋同的宣传手段,大量增加不同的话题和观点只会有益无害,他们不会知道自己眼中的技术优势却最终成了松斯坦之类的评论家所哀叹的现象。

然而,有线电视在某个重要的方面可一点儿也不多元。自诞生以来,有线电视产业就同兄弟产业广播业那样坚持不懈地贯彻着商业化的原则。而除了少数几个例外的电视台[比如CSPAN(有线-卫星公共事务频道)],无法赢利的电视节目从来没能在有线电视产业中获得多少容身之地,连广播电视产业的情况都要比这好得多。至少早期的广播电视是包括所谓的可持续(或者说非赞助)的电视节目的,而且在有线电视产业崛起之前,政府投资的公共广播系统也投身于广播电视产业了。

20世纪70年代末,有线电视让人惋惜地走向了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利用具有针对性的广告来从各类观众群中榨取利润。其实他们并不需要这么做:有线电视又不像广播电视那样是免费的,从理论上来说,有线电视公司完全可以单凭电视节目收取费用维持生计(就像HBO一直以来所做的那样)。可是恰恰相反,有线电视产业按照那位最终成为产业大亨的创建者的思路,发展成了专为吸引观众和获取收益的产业。在特纳的妙手打造之下,有线电视虽然被赋予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却也被贴上了处处逢迎、八面玲珑因而品格卑下的标签,人们提到有线电视这个词的时候,不能不带有些许对于低端市场的鄙夷之意。

要想了解不同的技术创新之间的差异,互联网就是一个不同于有线电视的例子。有线电视生来就是为了赢利的,而互联网生来就没有任何收益模式的限制,根本不需要去考虑收益。政府的科研赞助保证了互联网的运作资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信息媒体因此就像是一个向人们完全开放的公园。今天的互联网虽然能够为一些人带来利润,然而这个依旧完全开放的网络仍然是许多非赢利内容的传输渠道,其中包括个人博客和像维基百科那样的网站。说来也怪,大多数获利最丰的互联网公司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起步的。

与此相反,有线电视始终欲壑难填地追逐金钱,制作的节目只求能够吸引足够多的观众,以便获取资金回报,纵观整个有线电视产业史鲜有例外。这个观众群并不需要很庞大,只要那些钱包殷实又有消费欲望的观众愿意在凌晨3点收看像电影《碧海娇娃》这样的电视节目,那么有线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成功的。然而,就算市场上已经有1 000多个频道在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求,有线电视台也必须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方能投入运营。有线电视经营者为某个频道付费,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用户想要收看这个频道的内容,而用户就是整个商业系统滚滚财路的来源。因此,即使市场上已经存在1 000种选择,有线电视经营者也无法接受一个吸引不到观众的频道。这就是有线电视同今天的互联网在特定的产业形态差异之外的不同之处。

尽管有线电视存在诸多不足,毫无疑问该产业重建了美国人接受信息的方式,并永远地改变了电视产业的面貌。这一信息网络用自身发展的教训让我们明白了,不同于一些我们只想消极保有、时不时快速浏览一下的内容,什么样的新闻和娱乐节目才是我们真正想看到的。这是因为,有线电视确实是仅仅为了商业目的而提供各种选择的——然而,这也让我们知道,一种完全开放的媒体究竟能为美国人民带来什么,不管这种结果是好是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