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谁的意见最给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夫妻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要正确看待不同意见,统一教育方法,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刘女士一脸忧虑地说,她先生对女儿的迁就简直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程度。而她则恰恰相反,给女儿买东西要看有没有必要,若是乱花钱,她就坚决不同意,于是孩子买东西经常只找爸爸,瞒着妈妈。

有时孩子在家犯了错误,她一批评,丈夫就当着孩子的面护短:“有话好好说,何必大声嚷嚷?”时间一长,孩子摸透了他俩的脾气,常常说谎讨好爸爸,欺骗妈妈。

说到孩子的将来,她忧心忡忡。

爸爸当好人,妈妈当恶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总是不一致,这成了刘女士家频繁发生家庭战争的根源。

教育子女是父母共同的责任。但是,在履行这一责任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矛盾。其中最明显、最突出的就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

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星期三下午放假,吃完中午饭后,没有顾得上做作业,就和其他同学一起出去游玩。整整一下午,孩子玩得很开心。回到家后,正要写作业,却遭到妈妈的训斥。妈妈说他不该玩一下午,应该利用休息时间,多学习课本知识。爸爸却说孩子跟同学一起玩没有什么不好的,玩也是学习,于是告诉孩子,不用听妈妈的,但妈妈坚持说玩是玩,不要误了作业。

妈妈说的是一个样,爸爸说的是另一个样,作为孩子应该听妈妈的,还是听爸爸的,真是左右为难。这件事,应该怎么看呢?妈妈埋怨孩子的做法,爸爸赞成孩子的做法。我们且不说孩子的做法正确与否,仅就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态度来说,是不应该出现不一致的。

父亲和母亲的做法其实都是为了孩子好,目的也是一致的,但是方法和态度不同,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意见不统一,应该从自身查找原因,而不应该互相埋怨。本来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意见不一致就不对,再加上父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埋怨,就更错上加错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做父母的对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中国家庭教育素主刚柔并济。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施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则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马卡连柯也说:“家庭集体的完整和一致,是良好教育的必要条件……谁想真正地、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那么他就应该很好地爱护这个一致。”

当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不同意见时,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把各自的意见都摆出来,让孩子一起参与讨论;另一种是,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意见不满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应该避开孩子,通过交换意见的方法达成一致,然后,再向孩子进一步讲清道理。

列宁的父母在教育子女上有三条原则,其中一条便是父母一致的“不行就是不行”。比如,列宁的妹妹奥莉亚上学后,父母规定必须在一定时间入睡。但是,从小习惯于晚睡的奥莉亚开始时做不到。她不敢在威严的父亲面前求情,就在母亲面前撒娇。然而,慈爱的母亲对奥莉亚乞求的目光并不心软,而是坚持要她入睡。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奥莉亚终于养成了按时入睡的习惯。后来,奥莉亚回忆说,父母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一致意见,使她感到是非明晰。

在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上,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之间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去教育孩子,不要从个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这样做,便于夫妻之间在教育孩子的意见上达成共识,最终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