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沟通让孩子学习更轻松(2)

2.孩子就是不肯给你学

小马以优异的成绩从老家的学校考入省城的一所高中,各科老师都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但小马进入学校后却一直抱怨,总觉得现在的老师没有老家学校的老师待他好,所以经常故意给老师找碴儿。老师一再包容,换来的却是他对老师的更加不满。他反感所有科目,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做什么事也都懒洋洋的,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要么不写,要么写得一塌糊涂,期中考试成绩从原来的全班第一变成了最后一名。对此他自己也很焦虑,希望自己能找到以前的优越感,尽快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可一想到新的老师、新的环境,从前的优越也已不再,他又提不起学习的劲头了。

沟通有方法 厌学是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说到底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也就是他们没有学习的动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制约,还与学生本人的需要、兴趣、信念、情绪情感、意志、性格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一位老师给一个9 岁的孩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人们想让乌龟前进,便用棍子打它,谁知那乌龟却把头缩进了壳里,不肯出来;有人想让马快点跑,便用鞭子使劲抽打它,马因为忍受不了疼痛,飞奔向前。老师问孩子:“你要做乌龟,还是要做马?”孩子认真思考后,说:

“我两个都不做。”老师问:“那你要做什么?”孩子说:“我要做火车,自己向前走!”

多好的回答呀,其实我们只需要为孩子把握好方向,让孩子自己去驾驶人生的这趟列车,在漫长的驾驶生涯中,体会到穿山越岭的乐趣,这列火车就会永远向前奔驰。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有哪位家长不为孩子尽心竭力(尤其是中国的家长),不望子成龙呢?然而,并非所有家长都能意识到,多年来,自己手中高举的鞭子,不仅没有让孩子勇往直前,却使亲骨肉从马变成了乌龟,甚至变成了游上岸的鲸鱼。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愿意学习,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厌学,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呢?无外乎是孩子本身情绪稳定性差、意志薄弱、学习屡屡受挫等,或者还有一些外因的作用,比如不良的家庭教育和朋友关系、不良的教学环境等,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针对孩子厌学的问题,家长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

爱心小贴士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优势。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对语文、英语等科目情有独钟;有的孩子逻辑推理能力强,天生便喜欢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一遇到语文、英语就解题乏术。家长们应懂得:学习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更不能简单地认为没有得到“应得”的分数,就意味着孩子“不合格”。不要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死,孩子点滴的进步家长都应承认,给予鼓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