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亲子沟通对孩子在校教育的影响

老师:我认为,好家长首先应该能理解学校的工作,理解老师的做法;其次,能与老师平等相处,很好地“沟通”与“合作”,既能积极支持、全面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与老师一起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孩子由于身体、智力发育的不成熟,有许多不同于成人的特点,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长忽视了孩子的这些特点,常常不自觉地用成人的行为标准要求他们,结果往往就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正确理解孩子的关键是要注意他们的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差的特点。例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把新玩具能拆开的地方都给拆开,他想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这正是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表现,而家长却把它当成是一种破坏。

家长还要与老师站在同一战线,处处维护老师的尊严和形象。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指责老师的不足之处,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想法、做法、说法是错误的,甚至告诉孩子不要听老师的,这大大降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给老师教育孩子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试想,如果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又告诉他不要听老师的,那孩子在学校里听谁的呢?理想的做法是,如果老师有某些不足,家长要在私下与老师讨论,共同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既让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有威信,又不要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应注重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在生活中,利用生活细节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用成功教育的点滴渗透,逐步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之,老师心目中的好家长应是老师的教育合作伙伴,是老师的知心朋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