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纵横四海(2)

萧振瀛最绝之处,就是把二十九军本来不得已才用上的弱项——大刀给编排成了自己的品牌logo,几乎就是天下第一神器。

二十九军的英雄们大刀一举,砍瓜切菜,什么机枪呀,大炮呀,坦克呀,能砍的全给他砍掉。我们就只要带一口袋过去,回来时口袋里装的便全是黑压压的鬼子脑袋。然后往一被砍倒的装甲车旁边一站,拎一口大刀,不要太上相哦。

在需要大侠的时候,大侠集体现身了。

寄托在这个大侠梦上的,有若干年后的《大刀进行曲》,还有民众捐赠的礼物——到喜峰口慰问二十九军的女学生们特地带来九十九把大刀!

萧振瀛到上海为二十九军募捐,到处受到欢迎,各方人士纷纷慕名来访。这里面,萧振瀛最重视结交报界大亨,并与《申报》老板史量才结成了莫逆之交。

上海大报,以《大公报》和《申报》最为著名。《大公报》属于主流报纸,但它层次太高,离老百姓太远,《申报》看上去虽俗了那么一点,然而俗好啊,老百姓爱看,这就是真理。

史、萧二人荡舟于黄浦江上,一个引吭高歌,一个吹箫相和,搞得十分热络。萧振瀛负责为史老板提供有关于二十九军的独家猛料,史量才则在报上卖力鼓吹。一时之间,《申报》几乎成了二十九军的垄断报纸。

渐渐地,在人们印象中,提到长城抗战,便只有二十九军,而大刀队的神人们,也渐渐可以与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相媲美了。

二十九军由此大出风头,身价百倍,不仅翘然独出于杂牌军队之上,连中央军都望尘莫及。

长城抗战结束,各诸侯都想在华北分一杯羹,宋哲元和二十九军也不能例外,为此奔走的当然还是萧振瀛,他的目标是为二十九军谋取北平。

华北的名义主持人是黄郛,可是不管萧振瀛怎样施展手段,开尽后门,最后还是屡屡吃闭门羹,不得其门而入。

一个强的遇到了另一个强的。萧振瀛的纵横术第一次遭到失败,而黄郛总揽全局,他也绝不会听任一支地方军队在华北形成气候,这就导致了黄、萧交恶的开始。

归根结底,这两个政治家,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各为其主,各思其责,冲突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那个年头,谁有枪谁就横。宋哲元达不到目的,便和其他诸侯一起对黄郛来了个不合作,凡是黄郛在会议上提出的议案,他们都大唱反调,说黄郛在“卖国”。

黄郛在华北寸步难行,加上日本人逼迫,不得已南返避入莫干山中。

华北诸侯如此跋扈,让蒋介石和汪精卫都感到十分棘手,便由南京行政院下达命令,准备将一些地方军队调出华北,其中也包括二十九军。

二十九军这些将领,早在北平买田置地,没一个肯走,但不走就是抗命,这个罪名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弄得不好还得挨中央军的揍。

正在彷徨无计之时,萧振瀛突然发现并抓住了一个机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