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你好,我们是学心理学的。
“那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这,必定是每一个心理学人在自我介绍后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从定义上看,心理学是“关于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研究”(《心理学与生活》),但对于特定的行为和心理,由于变量太多或者学科阶段性发展水平所限,还不能精确到这个程度。这就好像你拿着一个硬币去让物理学家预测抛出之后哪个面朝上,理论上,知道所有条件后是可以计算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几乎不可能。每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受到先天的生物基础和后天社会经验的影响。
既然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心理学研究也总是利用统计学上的显著来验证理论,那么怎样保证它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呢?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绕过它来思考。
牛顿第一定律说——“在没有外力的条件下,物体维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虽然真实情况中“没有外力”的条件无法实现,我们不能直接证明定律的正确性,但是通过间接的实验依然可以逼近理想状态,所以在经典力学框架下它的正确性不容置疑。同样的,心理学实验中做不出100%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它不适用于所有人,而只不过因为条件所限,难易完美控制所有无关变量。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你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生活中,常听人们说“自己最了解自己”,是这样吗?其实,人们不也还常说“旁观者清”嘛?几乎任何一句名言,都可以找到另一句观点与之相反的驳斥。所以,名言警句不足为信。
那么,自己要不要信自己?
现代心理学研究不断在表明一个事实: 我们,真的不了解自己。我们以为忘掉痛苦经历就可以感受不到痛苦,但对短时记忆障碍患者的研究却发现,想不起痛苦的原因反倒让他们更难过;我们以为清闲的无所事事的白日梦生活很美好,但其实忙碌,哪怕是瞎忙活,也可以提高幸福感。
这本书里充满了这样的悖论,你看完后也许会惊讶: 原来自己太不了解自己了!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你们以为他们更知道你在想什么。
“自己”,永远是每个人最关心的话题,很多人每天都会关注星座运程,或者试图通过血型、性格色彩、手相等去了解自己。这些方法方便在似乎可以只用少量的信息摄入代替辛苦的长期探索。——你看,一个人琢磨琢磨星座便可以把对方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对对九型人格就知道ta的性格命门,省去了多少交往的时间和金钱!
就冲这,人们都愿意相信那些看上去实用、实则牵强附会的推断和结论。书店的“心理类”书架上,摆的都是读心术之类的东西;网络上搜索“心理”两个字,被关注最多的是“心理咨询师”;电视上频频露脸的“心理专家”甚至看不出是学过心理学的,哪怕是自学。他们的说辞往往能够让人的窥探欲很方便地得到满足,于是本来就懒得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大脑,乐得其所。这一类大师不需要任何研究支持,只要一个权威的、能言善辩的形象,就可以行走江湖了。
其实,他们知道的根本不是你在想什么,而仅仅是利用了你思维的弱点。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我一直没有大声说。
弗洛伊德的盛名,对于心理学来说不知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他让更多人知道心理学,同时又遮住了很多人的眼睛,让人以为精神分析那一套便是心理学。其实,弗公在心理学上的贡献远比他对大众文化的贡献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