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语言

 

写信时间

    2000年5月10日

主题

   科学语言

关键词

科学论文 学期报告 科学语言

内容提要

1. 论文规范:强调科学语言

2. 理想精神:诚实和认真

收信人

    施杰

施杰:

《生命的震颤》一文已阅。现代“抽象艺术”中有两类,一类是从具体的自然形象抽取为纯粹的人为的几何形象,德国传统的Kandinsky、Klee 以及Bauhaus诸位大师是其创立者;第二类是从人类的行为痕迹直接表达精神的活动,中国传统的书法是其渊源。如果我们要命名以示区别,前者可谓抽象(abstract),后者可谓非象(informal,法语词,表示无形象,无自然界具体的形象。但法国人却用之兼指抽象)。

二者作用于观者的方式也不同。前者利用形和形之间相互关系的视觉作用力,诉诸人的神经,引发心理上的反应。后者利用痕迹的运动轨迹,通过视觉引起人生理上的“内运动”而造成精神上的“合拍”和“共鸣”。作为制作方法,前者是可以调节、实验和测试的。后者是作者的内在修养和人格在一个运动瞬间复杂而微妙的表达,又期待于各个个体接受者的特别的反应,无从测试。我称这种非象的由书法演变而来的并具有不可分析性质的创作为“人画”,将这种作品称作“心图”(附上一本专著,第五章就是论述这一点,另一篇论文发表于1998年)。你的文章初稿中有两处很有见解(第2页,第3行,15到16行),我认为这是一篇有意思的评论。

但是你的文章不能作为我的研讨课的作业,假如将这篇文章作为作业,只能得到61分。因为它不符合科学论文的规范,也说明你还不会使用“科学语言”。如果也如你的习惯引用一些西方人的说法,那我们可以用维特根斯坦的话,说你还不知道(在科学和思想中)哪些是不能说的。(括号中心部分是我加的,因为维特根斯坦由于母语德语的影响,将科学和思想混为一谈。)我把做学期报告的要求附在下面,并请参看《学士论文参考规范》(见《关于学士论文规范和硕士要求》一信)。

学期科研报告规范

稿本:A4 或16开信纸,1500字以上。

性质:纯粹科学练习作业。不是理论、意见、对话、评论、感想、杂文等(除非作为证据和资料)。

规范:

一、 引证:

凡举证据资料都必须已经发表(由公共渠道可以根据科学的理由查对、核实和采用的具有明确公布日期、责任人、发表地的文本、图像、数据和其他材料)。如果证据系首次公布发表,必须一次性提供没有版权/发表权争议、程度和质量足够满足其他研究者验检和复核的信息。凡引用都必须注明出处。

凡引用古代汉语,请在正文中转译成现代汉语,在脚注中附原文并注明版本出处。凡引用英、法、德、日、拉丁语,请在正文中译成汉语,在脚注中附原文并注明版本出处。

二、篇章

1. 论文根据课题需要,长短不限。

2. 尽量使用最清晰简单的结构(原则上可被机器识读)。即:篇名标明本文论题,各章章目标明本章内容和性质,各节节目标明本节问题,每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标明此段内容。

3. 使用科学语言,完全不要求所谓“可读性”。语句要求平实,没有歧义,没有言外之义,逻辑关系明晰。

4. 凡新创术语,在第一次出版时加脚注定义。

5. 尽量使用量性表述。不在不得以的情况,不用形容词;尽量避免比喻、暗示、影射和意气。

6. 动词尽量选用意义单纯者,同样意义不变换动词。

7. 理法采用形式逻辑,不用印度传统的“因明”和中国传统的“两可”道理。

三、图版

1. 原图:照片。凡对图中不清晰的图像加以补充、解释或复原,必须附线图,复原、补充部分应在线图中明确区分。

2. 图示: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和效果图清注明比例、方位。

3. 图解:引用、剪裁局部图像注明原图出处;对比图用统一绘图规范绘制对比部分;指示图中所指示部分在图上标明数字或字母。

四、索引  

1. 主题词:根据国家颁布的主题词表标在篇题之下,各词之间以破折号相联。

2. 关健词:为本文关健词汇,已在主题词中出现者重复标出,各词以逗号隔开;关键词数量根据课题需要决定,一般控制在1.5个/千字;关健词即索引词。

五、参考书目(附于文后)

以上的学期报告只是针对综述性练习,这是为硕士学习准备的练习。这一次我们的研讨课要求的报告是“课题性练习”,侧重在选择课题和解决问题,是为博士研究准备的练习。但是基本的要点还可以参考。因为上面“学期报告的要求”强调的是科学语言。

中国当代作为整体上学术之薄弱、思想之肤浅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科学语言。因为不要求使用科学语言,也就不能造就中文的科学语言。你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一入大学之门,就受到了侵害。你来随我学习,我就尽心尽力教你,当然你也可以拒绝。

科学语言不是单纯的文体问题,而是一种“诚实和认真”的理性精神的锻炼。理性中有两种,第一种我称之为理性Ⅰ——算计性:对因果逻辑的求证,最佳手段是数学。但数学语言不是人的母语(既无形相牵联,且不能与母语互译),所以逻辑因果求证应该用母语也能进行。况且许多问题不便或暂时不能转化为数学,所以母语必须承担算计性。那么,被用作算计功能的母语部分就是科学语言。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学期论文要求》就会理解其中各条都与此有关。

理性还有另外部分,称理性Ⅱ——思想性:对真理的反省和追求。真理是人的设置,是一种信仰的对象和意志的存在。我们可以说真理是没有的。但坚持没有真理也是一种意志的存在,也是一种信仰。所以执持“没有真理”也是一种“变形的真理”。真理是无有的存在,就象艺术一样。一旦为人追问,成为意识,它就存在。算计只能解决有边界的问题和可操作的问题,而思想则包括上述问题之外还涉及幻想,信念(无需证明和不能证明)和觉悟(一种由具象的局部感受而引发的全体的超悟)。而且思想与思想之间可以并存,无从验证,因为前提是人的设置,是信仰和意志的对象。如果两个人设置不同,根本无从对话,更何谈印证,这就是所谓“道不合不相与谋”。

我们目前的作业就是进行科学训练,而不进行思想训练。我们所进行的艺术学是利用艺术资料进行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中的科学课题的研究,而不是研究“艺术”。 康丁斯基在我们课程中只是一只荷兰猪(一种实验用的没尾巴豚鼠),对他的作品喜欢、理解或体验与否和本课程无关。“我们不爱荷兰猪”,所以它才成为科学的对象。你要从康丁斯基相关的材料中发现“科学问题”,并找到方法和证据解决问题,而且这个“解决”如果另一个研究 者从另一角度和另一些材料验证,答案应该基本一致。科学的成果必须是可以重复和验证的。

艺术的理论工作者却有一样思想性或艺术性的工作,就是艺术批评。它是一种附着于艺术活动的思想,有时它又是解释性的创作(艺术)。艺术批评本身不属于艺术学,而作为学科的“艺术批评学”——关于艺术批评的科学才属于艺术学。其中艺术批评材料又成了“荷兰猪”。

因为中国学术和思想当前都未发达,所以一些大学文科工作者将科学与思想搅在一起搞,最大的隐患发生了,人可以说谎,至少可以把投机取巧、道听途说、剽自他书,、经验证、一厢情愿、中伤他人或毫无价值的陈词滥调组成文章。因为“思想”是无从证明,无需证明的理性,可以拉出来掩盖一切暧昧、偏执、弊陋和卑劣。所以,我们的训练从科学着手,不许涉及思想,其中就不会放过半点虚伪,尽量减少人为的偏差。它既是一种科学方法的训练,掌握了它可以解决问题;它更是一种理性的锻炼,有了诚实和认真的精神和习惯,再进入思想,就会融入无尽和永恒。

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认为你的文章不好,也不是说评论文章不要做,正相反,我正计划在中国艺术界引发一次关于水墨抽象的讨论,如果你在基础知识和理论结构上加强一下,希望你也参加。我只是想解释什么是科学报告、科学工作和科学语言,以及坚持它的用意所在。你是在我这次课上第一个交论文的,谢谢!

进步

朱青生

2000年5月10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