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之前要给予警告
在准备解雇惩罚员工前,明确地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合乎公司的政策法规的,同时告诉他正确的方式应该是什么,等待他改正的行动;如果接下来的情况并不是天遂人愿——你的警告似乎不起作用,那么只有继续执行你的解雇计划,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最好是在没有第三者出现的情况下,明确地告诉他,他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他失去现在的工作。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还有所留恋,那么尽快使自己恢复到最佳状态中来,是他的唯一选择,这也是你挽救他的最后机会,一般在这个时候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况:
1.他意识到了失业的威胁,开始认真对待工作,工作业绩已经开始回升
对于这种人不要轻易放松对他的解雇威胁。除非他的工作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并且能够以此为鉴,吸取教训不会再轻易地把自己往这条危险之路上推,否则,解雇信号的消失,会使他重新放纵自己。
2.无所谓者
对于他来说要么是准备跳槽,要么就是对一切事物都极不负责任。对于前者,愿去勿留,就不必再多费心了,关键是和他挑明了进行谈判,看看他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离开最完美:是辞职还是解雇,让他掂量一下两者的分量孰轻孰重,想必他就不会在最后几天再做出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对于后者,留下他来,即使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可是连最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又会为公司作出什么贡献呢?
3.令人同情者
也许他已经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仍达不到最基本的业绩要求。也许他为公司工作了一辈子,如今却不得不面临着年轻人的竞争而力不从心,你对于他的离开更多的是同情,那么表达你的同情心的最好方式,不是挽留而是尽你所能帮助他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或是多补偿一些他经济上的损失。此外精神上的鼓励也是十分必要的。
4.危害公司利益者
如果解雇的是一个存在一天,对公司就为害无穷的“捣乱分子”,则没有一点值得留恋的。某公司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公司的背叛者。这位先生在业务额不能完成、资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想离开公司一走了之。临走之前,公司得到情报说他准备将公司的客户和业务,以及有关公司的其他商业秘密的档案资料一并带走。为了不打草惊蛇,公司营销部特地在他离开之前安排他出差,为洽谈一笔新业务拜访客户。当他离开办公室后,公司派人查封了他的办公室,取走了属于公司的一切档案资料,当他回到公司时,交给他的是一张解聘书。
这种做法并没有一点算计员工或不讲情面,对于这种人只能当机立断,否则他阴谋得逞,公司将损失惨重。一旦真正解雇,他会有许多的牢骚、怨恨、困难要向你说,你不要给予任何回答或承诺,你只能对他说:我只能,而且必须这么做。劝告他,要吸取教训以免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痛苦。
管人规矩不可随意更改
自从有了世界便有了规矩。就像游戏一样,没有规则就不好玩也不能玩。用老百姓的话来说,自从有了规矩,凡事都有人管了。即使是强盗,也应该讲究规矩。
古时候,门徒问盗跖:“强盗也有道吗?”盗跖说:“当然有啊!天下什么事能离得了道呢?当强盗的学问大着呢!首先估计某处有多少财宝,值不值得动手,要计算得准确周到,就叫‘圣’;动手的时候,别人在后面,自己先进去,这是要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就叫‘勇’;得手之后,别人先撤退,自己最后走,有危险自己承担,就叫‘义’;判断某处可不可以去抢劫、偷盗,什么时候去才能成功,这是需要智慧的,就叫‘智’;东西抢到以后,大块分金,大块吃肉,平均分配,就叫‘仁’。仁义智勇圣,这五条标准不具备而能成大盗的,天下没有听说过。”
由此看来,管人的法则无外乎仁义礼智信这些原则,好人要想成功,需要用这些来作依据;坏人要想“成功”,也不能违反这些原则。可是天下到底好人多,坏人少,所以好人用这些原则做好事,给天下众生带来的利益多。
《孟子》这部书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大臣赵简子有一次让他手下一位很有名气的驾车能手王良给他自己最宠信的家童驾车去打猎。王良完全按照过去的规矩去赶车,结果整整一天这位家童连一只禽兽也没打到。于是这位家童回来就向赵简子报告说:“谁说王良是最优秀的驭手呢?照今天的情况看,他实在是一个顶蹩脚的车夫。”
后来有人把这话偷偷地告诉了王良,王良便去找这位家童,说是希望再为他驾一次车。这位家童开始不肯,经王良再三请求,最后才勉强答应。谁想结果这一次与上次大不相同,仅仅一个早晨就打到了好多猎物,家童很高兴,赶紧又跑去向赵简子汇报,说:“这回我明白了,王良确实是天下最好的车把式。”
后来赵简子又让王良替这个家童赶车,王良却拒绝了,他对赵简子说:“我替他按规矩驾驶车辆,这个人却射不到猎物,我不按规矩办,他却能打到禽兽,这说明他是个破坏规矩的小人,我不习惯给这种人赶车,请允许我辞去这个差事。”
其实王良是一个好驭手。他既能按规矩赶车,也能不按规矩赶车,但按照规矩驾车符合制度和利益,所以王良守规矩而不计小利,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