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初涉商海,稳扎稳打(4)

与人合作应当讲求主动

"事业有了,但不能停滞不前,而要勇于向前看,积极地令其发展。"这是李嘉诚的又一条经商经验。

李嘉诚抢先研制塑胶花,一举在香港塑胶花市场抢滩成功之后,又将目光瞄准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欧美市场。

欧美市场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啊!欧洲北美市场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这对于一个想赚大钱的商人来说,该是一个多大的诱惑呀!

李嘉诚无时无刻不渴望着进入欧美市场,使自己的产品风行欧美。他从《塑胶》杂志上看到,香港的塑胶花正风靡欧美市场。

然而,当时香港的对外贸易基本上还是由洋行垄断,华人商行的优势,则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当中。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华实行贸易垄断,使得香港华人商行的出口途径,仅仅被限制在了东南亚。

所以,如果要进入欧美市场,只有通过处于垄断地位的香港洋行。

洋行一般在欧美设有分支机构,拥有稳固的客户,建立起了多年的信用。香港的塑胶花正是这样进入欧美市场的,李嘉诚也接到过不少本地洋行的订单。

然而,李嘉诚对这种交易方式十分不满,因为这样一来,一切都缺乏透明度,诸如塑胶花具体销往何国何地?代理商是谁?离岸价、批发价、零售价是多少?销路如何?消费者有何反馈?对这些问题,生产商都不甚清楚。

曾经有一家洋行提出包销长江公司的全部塑胶花。如果这件事摊在别的厂家身上,他们无疑会认为这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肯定会马上签约。因为这样一来,产品从此之后的销路就再也不成问题,再也用不着为寻找市场而发愁了。

但李嘉诚的想法不同,他谢绝了对方的"好意",因为他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接受了这家洋行的包销条件,那么,从此他将被这家洋行牵着鼻子走,不论是在价格上,还是在产量上,一切都得按对方的要求办,自己则完全失去了控制权,变成了人家的机器,这怎么行呢?

于是,李嘉诚决定,一定要抛开这些中间商,直接与欧美的客商交易,以争取掌握主动权。

李嘉诚还发现,境外的批发商们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他们也希望绕过中间环节直接与香港的厂商交易,节省交易成本,拿到被中间商赚去的那一部分钱。

于是,李嘉诚一方面派出得力的营销干将前往欧美,积极联络批发商来港与自己合作;另一方面,他时刻关注着香港的商业动向,一旦得知有境外批发商来到香港,就马上寻机与他们直接洽谈,给他们看样品,与他们签合同。

经过这样双管齐下的努力,李嘉诚终于把中间商甩开了,自己牢牢地掌握了主动权。不但直接从欧美批发商的手里接到大批订单,还有许多订单从境外直接飞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