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近代天津体育(1)

作者:孙海麟/主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张伯苓在苦心经营南开学校的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的同时,热心在天津宣传体育、倡导体育、普及体育,为近代天津体育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天津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最早当属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在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倡导下,成立天津中等以上学堂体育联合会,创办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北洋大学堂、普通中学堂、官立中学堂、新学书院和高等工业学堂等5所学校参加了比赛。这届赛会是我国举办最早的校际运动会。赛会分成人、童子两级,比赛项目多局限于田径,此后基本保持每年秋季举办一届。

1907年,在张伯苓的倡导下,私立南开中学堂举办运动会并附设津埠小学运动会,专约全市各小学校学生到会比赛,优胜者同由南开中学堂备赠奖品。从此,改变了小学体育竞赛无人问津的状况,活跃了天津小学体育运动。

1908年10月,第六届学校联合运动会在青年会召开,在赛跑比赛中开始使用秒表记时,这是近代天津体育史上的第一次。10月22日晚,在南开学校操场举行颁奖仪式,并首次用投影机放映了伦敦奥运会的图片。

从1909年10月第七届学校联合运动会开始,多由南开中学、天津官立中学和普通中学联合发起主办,并且开始有直隶通县协和书院和唐山路矿学堂等外埠单位的加盟。第八届后,外地单位逐渐增多,直隶通县协和书院、北京汇文书院、唐山路矿学堂、保定高等学堂以及邢台县宏道学校等十数单位陆续参赛。

1917年4月14日,第十四届赛会在南开学校操场举行,以赛跑、跳高、跳远、掷铁球、掷铁饼、掷标枪等田径项目为主,南开学校夺得第一,第二新学书院,第三为育才。同年11月18日,在张伯苓积极奔走下,南开中学、高等工业、新学书院、法政学校、海军军医学校、北洋大学、德华小学共同创建了天津学校联合足球会,制定了相应规则。

1921年5月14日,天津第十八届赛会在南开操场举行。南开学校、北洋大学、高等工业、新学书院、省立中学、扶轮中学、成美中学等校参加。运动场中,高搭彩棚,西侧为男女参观席,南侧为运动员休息席,中为省署乐队席,一切布置极为整齐,运动场秩序由南开学校、青年会和新学书院童子军负责维持。

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由小到大,逐渐成为集天津及周边地区官立、私立各大、中、小学校学生的一场盛会。至1925年共举办了二十一届运动会。

在此期间,天津体育运动在全国崭露头角,许多项目的成绩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以田径运动为例,天津是全国开展田径运动最早的城市,早在1881年(清光绪七年),北洋水师学堂就设有竞走、跳高、跳远、跨栏等田径项目,天津田径选手在远东、华北、全国运动会上都曾创造过辉煌的战绩。比如,1910年,张伯苓带领天津田径运动员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取得了6个冠军、3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孙宝信、李树池、翟承修等也以最早为天津赢得全国冠军的田径运动员,而被永远地载入天津体育史册。1911年,英国驻津总领事发起举办万国田径运动会,津门各公立、私立学校纷纷参加,南开中学堂、普通中学、官立中学等校的田径均取得了优异成绩。1912年,旅津外国人再度举办运动会,除在津西人参加外,天津的学界、工商界也加盟其中,这次赛会南开学校荣获团体第一名。1916年,在南开学校举行了第四届华北运动会,为1917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远东运动会选拔了优秀运动员。张伯苓以领队身份带领中国代表团参赛,有7名天津运动员随队出席,新学书院的袁庆祥、郭绍仪和南开学校的陈文瑗包揽了跳高的前三名,新学书院的丁煦春、郭绍仪夺得撑杆跳高冠亚军,南开中学刘荫恩获铁饼第三名。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