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抗战道路(6)

在此,蒋介石将平津沦陷的主要原因归结于日本政府的不讲信义,以及平津地方将领因乞求和平而致准备不足。关于后者,何应钦在统帅部会议上有一段详细说明:“委座有电到外交部,嘱发表申明书,顷研究甚久,但觉颇难着笔。因据外交界确实消息,十一日晚,宋已签字,承认日方条件。现中央并非申明宣战,仍须说明和平愿望,而地方政府已与对方签字和平条件,中央尚不知底蕴,仍在调兵遣将,准备抗战,是中央与地方太不联系,故发表宣言,甚难措辞。研究结果,以电话告钱主任,请转陈委座核示。”“又据北平消息,日方及汉奸对宋大肆挑拨:谓日军此次行动,系拥护冀察利益,拒止中央军来占冀察地盘。又对张自忠部下,则谓仅打冯治安部,不打张部等语。”“又英国领事及一新闻记者曾见宋,宋发表谈话,谓代表所签字承认之条件,系敷衍日方面子。日方兴师动众,非得一点凭据,面子不好看。现在日本全国仅二十师团,用于平津者不过五六万人。现中央交四个师归我指挥,决不怕日军之压迫等语。”“但据北平私人电话,宋为亲日分子齐燮元、张允荣、陈觉生等四大金刚所包围,确已于十一日晚签字,承认日方之条件如下:(1)道歉,并惩办此次事变责任者。(2)取缔共产党、蓝衣社激烈分子排日抗日等运动。(3)永定河以东、西山以西,不驻中国军队(按此条有南北二百余里、东西百余里地方,又形成冀东状态)。但秦德纯致牯岭电话,不承认有上叙事实,谓并未签订任何条件。”〔14〕

不管外界消息确实与否,在蒋介石看来,宋哲元对于平津的沦陷应负主要之责。北平沦陷后,宋哲元悄悄离开北平到保定,并三次致电蒋介石。其中一次是试探性的电报,看蒋对他怎样表示。电报说:由于自己应付不当,以致爆发了此次事变;又由于事前没有做好应变的准备,以致平津不守,有负重托,表示向中央请罪,给予应得的处分。并说:“哲元刻患头痛,亟宜休养。”在电报里同时请求“当此军事吃紧之际,恐于大局有误,所以二十九军军长职务,已委冯师长治安代理,并请中央明令发表。”宋哲元很快接到蒋介石的复电。蒋介石在复电中,不但对于请求处分的问题,避而不谈,而且还有几句安慰的话,并同意由冯治安为代军长职务,最后还表示希望宋早日销假。显然,蒋介石虽不点名地批评了宋哲元,但无意处置他。

在上述《准备全国应战》一文中,蒋介石还提出了打败日本的关键因素,他说:我们要获得最后的胜利, 第一,要有作战的决心。“大家要知道这次战争,就是我们黄帝的子孙人人要救国自救死里求生的唯一最后的战争,我全国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官长士兵和全体民众,抱定牺牲决心,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第二,要有充分的准备。“现在敌人侵略我们,如果我们政府人民都有了充分的准备,敌人必不得逞。反之,如我们准备不够,甚至毫无准备,则战争必归失败。我们在平时要有准备,到了非常时期,尤其要有准备,全国军民以及一般公务人员,人人要负责尽职,尽量准备,在这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一切工作要快当要紧张,一天要当作两天用,一分精力要有十分精力的效果,才能够充实抗战的力量,获得最后的胜利。”第三,要有整个计划。“人家以整个计划,发动整个部队来攻击我们,我们却以一旅一团去零零散散的对付它,因此我们要遭敌人各个击破,归于失败。”蒋介石重申:“我们从今以后,要认定不是我们失败,就是他们灭亡,只要全国同胞大家照着我的一贯方针和精神,作继续不断的奋斗,日本人必不能灭亡中国,反转过来说,我们必定能够打败日本。”

平津一役令蒋介石深感刺痛与觉醒,正如他自己所说“再不能以企求和平的苦心反而招致敌人的欺侮”。接下来展开的几场大的战役,虽然没有获胜,但显示了国民政府抗日的决心,展示了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日的风貌,一扫以往妥协退让的耻辱。蒋介石因此赢得了国人的信任和尊重,日本政府则提出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

平津战役后,日本国内扩张主义派和反扩张主义派的分歧越来越大并公开化。反扩张主义派担心日本将有逐渐陷入战争泥沼的趋势,主张限制在中国的战争,而日军在战争初期所取得的接连胜利使扩张主义派盲目乐观,“支那课”课长永津佐比重大佐曾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只要加派军队拿下北平,其余地方就会不战而降。”〔15〕战局的演变证明,扩张主义派并不能取得他们预言的胜利,但他们不肯承认自己估计错误,仍然企图以武力来结束战争,他们想当然地以为,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的陷落将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士气和意志起到毁灭性的打击。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