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铸就组织的“灵魂”(7)

三类信念源自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但是却没有证据表明它适用于何种行业。倒是有数不清的例证说明三类信念对企业的毁灭性伤害。

比如著名的“安达信崩盘”事件。

这家创立于1913年、总部设在芝加哥的全球第五大会计师事务所(2001年财政年度的全球营业额为亿美元)代理着美国230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占美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7%。其曾经的辉煌由此可见一斑。众所周知,安达信“崩盘”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帮助安然公司“造假(账)”、“售假”(虚报盈利骗取投资者)而失去了公司立足之本的诚信;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在会计业界的混业经营潮流前失去了判断力,迷失了方向,一步步陷入与会计业界“诚信公正”的基本准则背道而驰的深渊。安达信曾经被认为在混业经营方面最有“进取精神”,它的合伙人中有近60%来自税务、业务咨询及公司财务操作等非审计业务;2001年,安然公司付给安达信的5200万美元有一半以上(2700万美元)是用来支付咨询服务的。非审计业务如税务、咨询、法律顾问、人力资源及投资顾问等等多元化经营替代传统单一的审计业务。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独立的审计业务因利益冲突而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在唾手可得的巨额收益面前,这家90岁高龄的会计业巨人终于丧失了清醒和定力,迷失了自我,进而演化成组织信念的错乱。安达信前期的成功一定离不开它对“诚信公正”准则的恪守;而它的灭亡也正是因为对这一“天条”的公然践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中国,王石先生(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不贪”)就曾公开声明他领导下的万科在1992年的时候就已决定“超过25%的利润不赚”。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个道理非常简单: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平均利润率。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它的利润率偏高,自然会有很多的资本进去,而这个过程中,从超额利润到平均利润过渡时,其风险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把握不了自己,你以超额利润为目标投入进去,市场一旦发生变化你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为什么万科在1993年到1997年间整个宏观调控当中能够顺利平稳过渡呢?现在看来和它在1992年执行的不做超额利润的策略有关系。”(摘自《中外管理》2003年第3期《万科,持续成长!》)王石令人钦佩的清醒和定力似乎向我们揭示了万科连续20年持续增长的秘密。

唯一不变的是(正确的)信念

如果要问共产党基业长青的“秘密”是什么?那么答案一定会让人很失望,因为不存在这样的“秘密”,只有一条不变的信念。那就是江泽民总结的“三个代表”:“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何以基业长青?

在《基业长青》“破解12个迷思”的章节中,作者写道:“迷思五: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事实:高瞻远瞩的公司几乎都是虔诚地保存核心理念,很少改变。高瞻远瞩的公司的核心价值基础稳如磐石,不会随着时代的风潮变异;在某些情况下,核心价值经历百余年而一成不变。”(詹姆斯·C·柯林斯和杰里·I·波勒斯著《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在百年风雨的历史沧桑中,唯一能世代传承的只有正确的信念。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信念呢?

正确的不一定是时尚的,但却一定是进步的,一定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一定是关注人的存在的。

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1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同仁堂”的品牌在迄今(2005年)为止的336年历史中始终不衰的原因,与同仁堂世代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念是密不可分的。

无独有偶,“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被称做“江南药王”的杭州胡庆余堂系晚清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创。相传当年胡雪岩家中有内人身患疾病,请名医切脉抓药多服后仍不见好转。胡雪岩本人细探究竟才发现竟是因为药材不地道。于是他找到药商理论,不料到药商竟回答说,药材确是不地道,但你终究会买,除非自己开药店。胡雪岩深受触动,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南宋惠民和济药局所设的熟药局之基础上创建了“胡庆余堂”,并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四月手书店训“戒欺”二字,其跋文为:“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取厚利,唯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致欺予亦欺世人。是则造福冥冥,谓诸君之善为余谋,也可谓诸君之善自为谋也亦可。”在此后的150年间,庆余堂人代代谨守“戒欺”店训,励精图治,逐渐发展成为与北京同仁堂齐名的著名国药店。

IBM是美国道琼斯指数排行榜上唯一一家40年来一直保持前10名之列的公司。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确定的“行为准则”,由他的儿子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总裁后发扬光大:尊重个人、倾心待客、精益求精。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