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二十 中苏大论战(5)

在此之前,中苏之间的分歧已经通过各国党的言论和文章,通过中国党的公开答辩,暴露于全世界舆论面前。中苏两党报刊上影射文章也不在少数,只是还未在报刊上公开交锋,尚未公开指名道姓批判对方。面对毛泽东把中苏分歧全面公开的做法,赫鲁晓夫气急败坏,在6月18日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就即将举行的中苏两党会谈作出决定,要求苏方代表团必须坚持苏共二十大、二十一大和二十二大所确定的路线,而且决定以牙还牙,在更大的范围公开批评中共的路线。据统计,从7月14日苏共中央公开发表《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公开信》之后的不长时间时,仅苏联境内发表的指名攻击中国的文章和材料就有300篇之多。当然,中方发表的类似文章,数量也相当可观。

7月5日,由邓小平率领,包括彭真、康生在内的中共中央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双方会谈一直持续到20日。

邓小平在1963年7月8日的代表团会议上说: 我们过去和现在都认为,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关于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的论断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尤其严重的问题有两个:关于所谓 和平过渡 的问题和以所谓 反对个人崇拜 为借口全盘否定斯大林的问题。 苏共二十大以来的事实表明,全盘否定斯大林是苏共领导人为在一系列问题上修正马克思列宁主义铺平道路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邓小平继续说,早在1956年4月毛泽东同米高扬的会谈中,以及后来对苏联大使的谈话,都表明了对斯大林的看法。毛泽东多次强调:把 斯大林的功过对半分 是不正确的, 不管怎么说,斯大林的功绩多于错误,应该用 三七开 来评价斯大林,具体分析,做全面的评价 。邓小平指出,1956年10月23日和1956年11月30日在接见苏联大使时,毛泽东就谈过这个问题,他说,你们完全放弃了斯大林这把剑,抛弃了这把剑,结果敌人拿起它来,企图消灭我们,这等于是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斯大林领导时期的基本方针是正确的,不能像对待敌人那样对待同志。

在这种火药味十足的气氛中进行的会谈,其结果可想而知。当会谈结束后代表团回国时,毛泽东再度亲率政治局主要领导人前往机场迎接。很明显,毛泽东很在意会谈的结果,他明确指出:我们现在与苏联的分歧是敌对性质的矛盾了,只是我们现在还是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解决罢了。

从1963年9月6日起,整个中国大陆上空开始不断地响起著名播音员夏青那抑扬顿挫、令人亢奋的声音。从这一天到1964年7月14日,中共中央以《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编辑部的名义,陆续发表了针对苏共中央的系列论战文章,即所谓的 九评 :《苏共领导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关于斯大林问题》、《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吗?》、《新殖民主义的辩护士》、《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两条路线》、《两种根本对立的和平共处政策》、《苏共领导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

1964年10月16日,苏共中央全会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分别发表公报,宣布解除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职务。

也在这一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两件事碰巧地遇在一起,整个北京、整个中国一片欢腾。

当时,毛泽东用两句话描述了这两件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已开。

11月21日,《红旗》杂志发表社论《赫鲁晓夫是怎样下台的》,为中苏大论战画上了句号。

随后,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直至1969年在珍宝岛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这些严重情况,早已远远超出了两党关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领域,教训极为深刻。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