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四 和平解放西藏(2)

十八军军长张国华被选定具体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这不仅因为年仅36岁的张国华是红军时期入伍的高级指挥员,勤奋好学,指挥作战有方,具有掌握政策好、善做政治工作的一些长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开辟新区斗争的丰富经验。在豫皖苏军区当司令员时,他对开辟新区工作作出突出贡献,颇有建树。当邓小平和刘伯承等领导商妥,把报经中央同意的这一重大决定通知张国华时,他虽然有些意外,但仍欣然接受。当时,张国华已出任川南地区行署主任,十八军的官兵也盼望在美丽富饶的巴山蜀水驻防。向高寒缺氧、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西藏高原进军,对干部、对战士不啻又是一场严峻的人生考验。

1月8日,刘、邓首长从重庆西南军区所在地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发去电报,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并报告由十八军担任进藏任务,同时提请 在康藏两侧之新、青两省及云南邻省各驻防兄弟部队,如可能时则予以协助 。1月10日,毛泽东复电同意,并指示: 经营西藏应成立一个党的领导机关。 迅即确定,责成他们负责筹措一切。

1月15日,刘、邓首长向张国华、谭冠三及十八军军、师领导传达中央及毛泽东关于进藏问题的指示,研究工作部署。1月18日,西南局即向中央报告了进藏工作计划及西藏工委组成名单。1月24日,中央赞同十八军为进军西藏的主力,以及刘、邓 由青海新疆及云南各出一支部队向西多路向心进兵 的提议,并批准了由张国华任书记,谭冠三为副书记,王其梅、昌炳桂、陈明义、刘振国、天宝(后又补充平措汪阶)为委员的中共西藏工委组成名单。

从此,十八军的数万官兵以及他们的后代永远与西藏这片古老神圣的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进军西藏、建设西藏这一光荣艰巨的重担落在了他们的肩上。党赋予的使命和教育,特殊地区的革命和建设的岁月,影响了进藏部队广大官兵的思想观念和整个人生,他们在雪域高原这一生命的禁区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业绩,谱写了一曲藏汉民族团结建设新西藏的历史诗篇。

政治先行

中国古代兵家常说: 兵马未动,粮秣先行。 可是,在邓小平的心中,进军西藏,不仅粮秣要先行,更重要的是政治先行。

1951年1月15日,在重庆曾家岩,刘伯承和邓小平召见十八军张军长、谭政委和师以上主要领导。开会时,刘伯承先讲话。他十分严肃而又幽默地说: 你们都很年轻,是进军西藏的各路诸侯。西藏这个地方非常特殊、敏感,历史上一些帝王将相多次用兵,有的翻了船,损兵折将,有的不战自退。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处处体现出王者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

接下来,邓小平从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政治与军事、宗教与神权的纵横比较中,作了系统的阐述。他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需要一定的军事力量,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从历史上看,对藏多次用兵未解决,而解决者亦多靠政治,如唐朝和蕃,以后用兵均未成。解决西藏问题多靠政治,政策问题极为重要,主要是民族区域自治,政教分离,在宗教问题上,有其相当力量。达赖是其中有力量的,但其力量不会很大,要团结达赖、班禅两大派,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军事政治协同解决,必须解决补给之公路。我需相当兵力,但力量过大,则引起以后问题不好解决,兵力确定入藏三万人,力求精干,补给线上一万,加强兵站线。为什么要十八军干,主要是由于干部问题。

刘伯承和邓小平的讲话在十八军部队传达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官兵对党和祖国赋予的进军西藏的神圣使命感到无上光荣,纷纷写请战书、决心书,要求及早踏上征程。也有极少数干部战士考虑个人问题多,尤其是这里面一些年岁大的更加考虑婚姻、家庭、身体等问题。有些同志想在富庶的天府之国成家立业,而进军西藏会使这些希望落空。邓小平明察秋毫,及时预见并发现到了这种情绪,1950年2月6日,他专门为十八军题词: 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的无上的光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