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学管理的文化
现在很多管理理念或者管理思想,流行用中国古代的人物和著作来诠释,水煮三国呀,《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呀。的确,在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长河中都留下科学管理的影子。但是泰罗更多地是从西方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管理思想家。
在本质上,科学管理是一种做事的理性化态度。从古希腊哲学和古罗马法律开始,就可以看到这种鲜明的理性精神。现代工商文明的发展和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生活的全面理性化过程,从政府组织、法律到企业管理等等,都要变得条理化、纪律化,趋于稳定、精确、严格、可预测。合理簿记、资本核算等企业管理的基本工具起源并发展于西方。“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收支问题:在一项事业开始时,要有起始收支;在作出任何决定之前,要有一番计算,以弄清是否有利可图;在该企业结束时,要有最后的收支估价,以确定获得了多少利润。”这种精神要贯彻下去,泰罗和他的科学管理就登场了。
中国的古代哲学讲究悟道,实证分析不足。孔夫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的目标不是做专业人士,不然就和工具一样了。但明代的“戚家军”首领戚继光是个例外。他的《纪效新书》是中国兵书中的异类。传统的中国兵书谈的是阴阳,是谋略,是勇武,是仁义。戚继光则独辟蹊径,做的是管理的基本功,他孜孜不倦钻研的是编制组织、军法军令、武器规格、战术配合等等。他创造的鸳鸯阵是一个诸兵种合成的战术组织,对各种武器的配备、每个人的职责都有严格的规定。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戚继光“使用的地图用红黑两色绘制,一目了然;如果有可能,他还让人用泥土塑成地形的模型。他的部队中备有每月每日日出和日没的时间表,当时虽然还没有钟表,但他用一串740个珠子的捻珠作为代用品,按标准步伐的时间一步移动一珠,作为计算时间的根据”,这简直和泰罗差不多。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农业社会,小农经济的散漫性在文化品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胡适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传》,作为中国国民的写照。这位差不多先生总是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做伙计,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他去坐火车,迟到了两分钟,火车开走了,他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他病重,能找到的医生是个兽医,他也觉得差不多,结果不治身亡。在慢节奏、重经验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差不多”或许是种美德,一到讲究精确和效率的现代工商社会中,问题就大了。
不妨对比一下泰罗在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在科学的管理之下,你工厂的每个工人工作中的每一因素迟早都要成为准确的、精密的科学研究和认识的课题,以代替旧的‘我相信是这样’,‘我估计是这样’。每一个动作、每一件小事都成为仔细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对象”。
推进科学管理的关键要件:科学精神+职业精神
什么是科学管理中的“科学”?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也不仅仅是技能,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意味着不满足于模糊的概念和经验,而是力求精确、细致、周密、高效,有板有眼,有条有理,有始有终,不断寻求普遍性的规律,不断总结、积累、完善,这是一种基本的做事态度和方法。泰罗的科学管理,不过是科学精神在管理中的贯彻而已。
我们现在管理中面临的很多问题,与科学精神缺失有关。中国的企业家不乏远大的抱负,不乏经邦济世的胸怀,不缺勇气,不缺毅力,也有冒险创新精神,勤奋好学。但是,如果没有理性的分析,没有踏踏实实做好基础管理,从细节抓起,从流程起步,注重积累,远大的抱负就变成浪漫的狂想,经邦济世的胸怀就变成可笑的梦呓,勇气可能就意味着赌博,毅力可能就意味着固执。
科学管理要能大行其道,只有科学精神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人的职业精神。科学管理涉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每一天,如果没有认真、自律、周密、细致、尽责的工作态度,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和过程控制都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或英语的calling(职业、神召),至少含有一个概念,即视工作为上天所奉的职责。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在细节管理的认真方面,我们确实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张瑞敏曾经说过:如果让一名中国员工和一名日本员工都做擦桌子的工作,要求是每天擦六遍,日本员工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而中国员工,开始他能做到,如果不检查,过几天他会只擦四五遍,后来你不在时他一遍也不擦了。
奠定现代工商文明的根基
现在中国人到国外,感受与以前不同了。以前印象最深的是发达国家的物质文明,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川流不息的私人轿车,对于八十年代刚刚踏出国门的国人来说,确实是令人震撼并羡慕不已。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至少在沿海地区,中国与国外在物质生活上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了。上海的摩天大楼比很多国外发达城市都多,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已经位居全球第二,私人轿车的保有量成倍增长,手机用户全球第一,而且比发达国家更加时尚。所有这一切,足以值得我们自豪。问题是居住在现代办公楼、使用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人们是否同时具备现代文明素质,软件与硬件是否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