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就是不认死理,不较死劲,转换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东方不亮西方亮”。幽默就是一种宣泄,一种渺小、无奈和恐惧的心理宣泄,顺势应变的自我拯救。
主题词:幽默 宣泄 文化
川人是中国最大的移民群体。他们身上流淌着古代蜀国的血液,也积淀着中原文明和湖广之风。反差极大的个性交织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种独特的“川味”。“川味”的诙谐在此次地震中尽情地渲染出来,被认为是历次自然灾害中都没有过的奇异现象:
地震满一月时,雅安市委副书记张锦明收到一条短信:“各位同志:接上级通知,为纪念地震一个月,请大家今天下午二点二十八分自己抖动两下,以表示我们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决心。”张锦明笑了,随即把这个段子传给更多的人。
地震时,成都高楼里有四个老太太打麻将,其中一个说:“为什么我感觉楼在晃啊?”另外一个老太太起身看了看窗外:“没事没事,快出牌吧,别的楼也晃呢。”
几个老太婆去看新楼盘,走到7楼时遇到地震,其中一个对售房小姐说:“你们修的啥子房子哟,才到7楼就在晃了,要是再高点不把人晃晕哟,不买了!”
公交车上,地震时司机扯过头来对乘客大吼一声:“你们哪个在摇车子!”地震时有人用摄像机拍下了房子里惊慌失措跑出来的人。有个商场保安指着镜头说:“你们早就晓得啊?咋个还带了摄像机来!”
一位大伯在山上水库边钓鱼,当扯到一条大鱼,还没有拉出水面时,地震发生了,顿时山摇水动,大伯见状高呼一声:“不对哦!出龙了!”
地震时,手术医生发现病人开始抖动,就大声喊麻醉师:“怎么搞的,人醒了,再加点麻药喔。”一位四川大学学生说:“地震那天坐在出租车里,走到人民南路广场那儿,咋个看见毛主席的塑像左右向我挥手呢!”
一位汶川地震幸存者被俄罗斯救援队救出。记者问他感觉怎样,幸存者想了半天说:“狗日的地震好凶嗷!老子被挖出来看到老外,还以为把老子震到国外去喽!”
……
随.笔
无论面临怎样的灾难,川人自有鲜明的表态方式,那是自我救助的一套生存策略和生命哲学。这些段子值得人们收集起来,如同在悲痛中的挠痒,浓重的悲情被神奇的话语所稀释,成为酸辣苦甜咸的综合体。
川人自有独特的文化人格。不研究这种文化人格,就不可能进行创伤后的心理治疗,以及全面的灾后重建。目前,灾区在重建家园之时,也慢慢恢复了打麻将、唱歌跳舞的娱乐生活。
以自由和世俗为精神底色的川人,再次显示出他们的生命活力。
四川从来都是中国实力与发展的腹地和发动机。蜀道青天,巴山夜雨,从远古就孕育了三星堆及金沙遗址那样的古老文化。进入近现代之后,四川英雄辈出。解放军的总司令和十大元帅中的近半数出自四川。
四川人的顽强精神,植根于李白笔下感叹“蜀道难”的自然环境。世界从什么时候知道川风蜀韵,恐难考证,但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着崎岖的山道穿行,从元朝大都来到成都时,就惊叹那里的居民“能纺织出精美漂亮的绫绸”。
群山环绕的地方,人们大都比较落后,但四川腹地,丰衣足食,世界上很少有像四川这样的山区能生存这么多淳朴、顽强的人们。勤劳、热情、友善成为人们议论川人时常用的词汇。始于20世纪70年代,很多尼泊尔从事工程承包建设的人就到四川招工,他们评价说,“一个四川民工的劳动效率往往相当于几个尼泊尔工人”。科威特谢赫?达尔基亲王赞扬川人白天黑夜地干活,不辞劳苦地耕作,正是被这种勤劳、质朴的品质所感动,亲王和四川做了在中国的第一笔大额石油生意。
李冰治理水患,兴修都江堰,让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后人坐享其利。由治水而治国,治水思想渐次演变为一种政治和生活哲学。人们普遍嗜好摆龙门阵,搓麻打牌,麻将桌椅遍布城市乡镇。家家必备《成都商报》类休闲报纸,除了看股票、广告,就是社会新闻,十几个版面足够打发闲散时光。这大概就是川人的两面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