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纵向一体化:市场失灵的考察本文的研究由BrookingsInstitution资助。它是下页注释 中所提到的庞大研究计划的一部分。NoelEdelson,StefanoFenoaltea,JuliusMargolis和AlmarinPhillips给予本文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在此表示感谢。奥利佛·威廉姆森(OliverEWilliamson)
对于纵向一体化的研究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都遇到了困难。纵向一体化理论从未在价值理论中享有稳固的地位,原因可能在于,在传统假设下,纵向一体化是一种异常现象:如果竞争性市场的运行成本为零,那么 正如我们在理论分析中通常假设的那样 (Arrow,1969,p 48),为什么要一体化呢?
纵向一体化在政策上的好处主要在于它可被用于取得反竞争效应的策略。在缺乏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纵向一体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人们的典型看法是,即使它不是完全反社会的,也是应该被质疑的。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当技术上存在相互依赖性,或者观察经济(observationaleconomies)存在时。
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是我们最熟悉和最确定的: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自然衔接的连续性生产过程决定了某些有效的制造业结构,这些连续性的生产过程被认为有着共同所有权意义。这样的技术互补性在流水线作业(如化学和冶金等)中比在部件可分离的制造业活动中更为重要。典型的例子是铸铁和炼钢的一体化可以实现热能的节约。一般认为,当 一体化不具备这种物理和技术的特征时 例如,将零部件的生产和装配一体化就不具备这样的物理和技术特征 一体化能实现的成本节约通常就不明显了 (Bain,1968,p 381)。
然而,这个观点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这可能起因于一种质疑,那就是,企业并不仅仅是通常的规模经济和最低成本要素比意义上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生产工具,除此之外它还拥有一种潜在的协调能力,这种协调能力有时是超越市场的。这一质疑被证实了,从而更降低了上述观点的可信度。事实上,从很多方面来看,内部组织替代市场交易很少是因为与生产有关的技术经济,而是因为在中间产品市场运行中出现的被广泛称做 交易失灵 (transactionalfailure)的因素。这种内部组织对市场交易的替代被称为 内部化 (internalization)。
本文的论点所依据的前人的两项主要文献是coase的《企业的性质》(1937)和更近一点的Arrow关于市场和非市场配置的一些评论(1969)。显然,Malmgren(1961)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完全静态的条件下,交易成本的分析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当需要做出非计划性调整时,讨论市场和内部组织相互替代的观点才有意义。
但Malmgren发现,企业的优势是在相互依赖的活动中控制信息和实现计划一致性的能力,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信息处理优势,而我则主要强调相对于市场而言,企业在激励和控制方面的特性。这并不意味着对信息处理特征的考察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一考察并没有将企业独特的优势完全揭示出来,而正是企业的这种优势使得内部组织替代了市场。
内部组织:积极的方面
(InternalOrganization:AffirmativeAspect)
对于纵向一体化的完整分析需要对内部组织的优缺点做出评价。如果其他情况相同,当与管理协调有关的摩擦日益严重的时候,就更需要求助于市场交易。然而,解释纵向一体化问题中的组织失灵问题,已经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在AspectofMonopolyTheoryandPolicy一书中,我将讨论组织失灵的问题,并说明这一观点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