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支持的“左派”领袖(36)

问题在于,这种分析具有多大的真实性。孙中山去世后,最有可能接替孙中山的位置有三个人:胡汉民、汪精卫和廖仲恺。在这三个人当中,胡汉民是最不可取的人选。广州商团叛乱时,他没有全力维护国民党的事业。而且,他不赞成联俄、联共。孙中山北上之后,胡汉民代理大元帅。在孙中山去世后两个月,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致电北京的汪精卫,让他立即返回广州,讨论国民党领导人选的问题。这份电报的起因,是胡汉民想当大元帅。汪精卫、廖仲恺、许崇智、蒋介石、朱培德在汕头商议,决定阻止胡汉民担任这一职务。

此时的汪精卫也急于争夺国民党最高领导权。他从北京回到广州后连忙赶往东征前线,拉拢蒋介石对付胡汉民、廖仲恺和许崇智。而且,汪精卫看得很清楚,他要想达到这一目的还必须得到苏联顾问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以致汪精卫在行动上急速向左转,同苏联顾问密切配合。

在平息刘、杨叛乱前夕,鲍罗廷曾私下里向张国焘谈起过国民政府成立的意向。据张国焘说,鲍罗廷对胡汉民的印象是:“有一点毛病,如果什么事情让他知道了,他的亲信也便知道了;随着英国人也便知道了。这样,一切事情都弄糟了。”这几句评语,表明鲍罗廷“对胡并不相信,遇有机会,显然他是要贬抑胡的。”至于汪精卫,鲍罗廷表示:“遇事倒也可和汪商谈”。但他觉得汪精卫太过于谦逊,“不会挺身出来硬干,如果抬他出来负责,似却不会退缩。”当谈到廖仲恺时,鲍罗廷颇为感慨地说:“这样得力而实干的人,可惜太少了。”但他认为,廖仲恺虽然愿意“做些实际工作,却不愿居领导地位。”

鲍罗廷虽然在国民党内既非党员,又是外国人,其职务只不过是广东政府的顾问,但“其发言却有决定性的力量”。他同张国焘的谈话,“暗示出他心目中的国民政府的轮廓;后来事实上也大致如此。”

在鲍罗廷的支持下,汪精卫当上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者。胡汉民、许崇智也成了核心人物。

鲍罗廷来华工作是斯大林提议的,直接受斯大林的领导,而且必须定期向莫斯科报告情况。因此,国民政府的人事安排,鲍罗廷不可能不征求莫斯科的意见。由此可以推断,国民政府的人事安排,不仅是鲍罗廷个人的意愿,也体现了莫斯科的意图。但是,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随后发生的廖仲恺被刺案,为蒋介石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读书导航